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

我想跨考陕师范的数学学科教学,各位学姐学长可以给我一点建议吗?

作者:时间:2024-06-29 07:05:25分类:创业

简介  谢谢啦无意中看到这个问题,十三个浏览,零回答,那我就做第一个吧!!!招生人数19人(刚考完这一届,20)分数最低390(19届,因为20分数线还没出)分很高吧!是不是被吓到了呢!!!政治 英语二 333教育

我想跨考陕师范的数学学科教学,各位学姐学长可以给我一点建议吗?

谢谢啦

无意中看到这个问题,十三个浏览,零回答,那我就做第一个吧!!!

招生人数19人(刚考完这一届,20)分数最低390(19届,因为20分数线还没出)

分很高吧!是不是被吓到了呢!!!

晸治 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912)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考这四科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官网有大纲

1、你是数学专业的学生吗?

2、333的复习要注重教原复习 要看教育学基础那本书 教育学那本书也要看

3、最重要:如果确定了,一定要坚持下去

谢邀。

下面附上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数学关于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等的考情分析:用心教育:用心教育学考研 | 2021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数学)考研招生目录及考情分析

希望以上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如需探讨,欢迎一起交流!更多教育学考研信息,欢迎关注用心教育学考研。

所谓动机呢,起初因为高考的失利,考的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目标水准,后面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也是以家里人的意见为主去选学校和专业。等到上学的时候才意识到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向,并且也学不进去甚至有挂科的情况发生,直到大二的时候萌生了考研的想法,那时候就意识到自己不能够就这么浪费时间下去,不仅仅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更是要给自己学习生涯的一个交代,不甘心这么多年的学习成果就收获一个二本的学历。

当我将想法和家里人说的时候家里也是非常的支持,于是在大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投入到备考大军中。首先面临的就是选专业的问题,高考的时候想着以后可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然而分数达不到师范类的标准始终是一个遗憾,并且以后也不准备读博以及从事研究方向,于是就选了专硕学科教学数学。

但是当我选择学校的时候就碰到了难题,因为本科时候学的知识对考研来说作用几乎微乎其微,无论是333教育综合还是数学各大院校考的数分高代高数概论教学论等等等等,大多数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再了解过大部分的院校之后心里对各个院校有了大致的了解,内心的不甘心还是驱使我向六所部署进发,最终排除了985以及不接受跨考的还剩西南大学、华中师大和陕西师大,最终因为华中考的太多;不适应西南大那边的饮食习惯,最终决定冲刺陕师。

我是在18年的12月就开始备考了,跨考的路途不好走,我开始最早的是英语,一边在啃单词和长难句,一边看专业课的参考书。凭借着对数学的热爱想自学一下数分高代,但是当第一次接触数分高代(本科学的高数线代)以及教育综合,不仅觉得数学难懂,连教综也背不进去,效率低下也没有什么进展,心态一路处于奔溃的边缘。开始在网上寻求帮助,在选择资料以及网课方面也是处处碰壁,好在后面碰到一个直系的学姐,在直系学姐的推荐下跟了针对陕师数学的网课以及配套的学习资料后,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也少了很多烦心事。后面就在学姐和系统的学习下顺利的通过了初试,但是初试成绩也不够理想,只是勉强进线了而已,在估分后趁着还有学习的习惯趁早进入了准备复试的节奏,陕师的复试成绩占总分比也很大,陕师学科数学的最终录取成绩=初试总成绩(百分比)×55%+复试总成绩(百分制)×45%,所以一门心思的想在复试中逆袭,最终在学姐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是幸运的上岸了。

前文也有提到过本身就是三跨考生,本科的时候也只是学了高数线代,但是也仅仅只是能应付考试的那种,虽说高数和数学分析有联系,线代跟高等代数有联系,可是对于我来说在备考的时候和从零开始没什么区别。在刚开始把资料准备好的时候,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打开真的是什么也看不懂,但是好在之前有做好攻略,最初的时候就是想着先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搞清楚,但是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只会依葫芦画瓢,自己做习题的时候还是不会,逐渐开始焦虑,后面开始各种找经验学习,在网上碰到一位学姐,在学姐的帮助下逐渐理清思路,每个阶段有了学习的方向,跟着学姐推荐的课程和配套资料开始有结构的去学习,结束了之前那种漫无目的的学习,逐渐开始进步,有幸成功上岸。

对于数学分析,我建议是在看网课前先预习一下,倘若课前不预习,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课上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在上课之前需要对数学分析进行预习,数分中有大量的定理与证明,不易理解。所以上课之前需要预习新内容,预习中要理解定理以及定理的证明,有些定理的证明比较复杂,需要耐下心来去预习,不需要立刻掌握如何证明这些定理,对定理以及定理的证明有个大体了解。对于课本上的例题都要上课之前认真去做一遍,典型例题都是对本节重要定理和内容的运用。

对于高等代数就是概念定理多而且逻辑性强,显得更抽象一些,刚开始学的时候对于基本概念和定理都难以掌握,上课可以听懂但是习题难做。后面跟系统的课程之后先从学好概念开始,慢慢有了备考思路和学习计划,开始学的进概念的涵义,做题时也可以从性质、定理、法则等形式进行逻辑推理。正确的理解概念才能学好定理和结论,概念一定要过关,比如在学习行列式的时候,应该理解行列式是在研究线性方程组的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进而准确理解和掌握一般n阶行列式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其次,行列式与矩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最大的区别是行列式是一个数,而矩阵是一张数表,但两者又是有联系的。高代的习题基本可以分为基本题目和综合的题目,基本题目在于理解和巩固概念和定理,掌握基本方法,一定要按质完成百分制八九十以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以看考高代的学校的历年真题,比如南师、华南、褔师等等历年真题里的高代题型。做题的同时也要经常回头看书,注意推敲每个习题所使用的知识,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材。

注意事项:课前适当预习,提高听课效率,概念是重点一定要听懂,养成听课做笔记的习惯。在听定理证明时,要注意听老师分析的证明思路和方法。要多做习题,除了真题以外,数分高代的题册也可以练习,各知识点类型的习题,以及同样考数分高代的院校真题也值得参考,根据自己时间进度来安排。(陕师只考数分上册,目前不涉及下册的知识点,但是复试会涉及下册)

英语的话如果足够自律的话建议自学就足够了,英语重点还是在单词和长难句的积累上面。

单词+长难句。单词的话我用的是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每天尽量保证一天一单元的积累,并且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做好每天的复习计划,比如第一天早上第一单元,晚上复习,第二天早上第二单元,晚上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等等等等,做好计划的表格,每天坚持做好背诵的记录。长难句我是关注何凯文每日一句的公众号每天理解一篇,并且也有听刘晓燕老师的网课,长句、难句、长难句重要就在于多练多分析多拆解,慢慢尝试拆解分析。背到中途的时候会比较煎熬,每天都要复习很多,但是坚持下来就是胜利呀,等到6月结束看真题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翻译真题+阅读。因为英语二的真题只有2010年之后的,所以英语一的真题也要看,在这几个月中除了单词不能落下之外,我主要复习内容是尝试翻译真题的题目,不仅是检验成果,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欠缺。并且跟的唐迟老师的《考研英语阅读的逻辑》,学完之后再看阅读的那些题型,通过学习的解答方法(找原句、周边的相关信息、文中关键词等等)去答题会有效率很多。

真题+作文,这时候就要准备作文了,我用的是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一边背个几篇,然后在练真题的时候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另外就是练习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了,这里如果有小伙伴觉得真题有难度的话我推荐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和复习思路》,真题是一定要练的,如果练完的话也可以找一些阅读的资源,每天坚持多练两篇阅读,坚持到考前。并且全程单词和长难句最好也不要落下,时间长我反正还是会忘掉一些,隔一段时间提醒一下自己记得复习一下。

过书本+徐涛老师的网课,晸治真的性价比很高,非常适合冲刺。晸治7月份开始就足够了,虽然说考题大部分都是跟时晸有关的,但是课本也还是有部分分析题的理论,还有一些比较细节的选择题选项,我觉得还是得复习的,配合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思路很容易就会被打开,理解也会简单些。

笔记+刷题+徐涛老师的网课,我是用的核心考案然后结合徐涛老师的强化课,之后就开始刷《肖秀荣1000题》并且对照答案,把错题标注出来,下次复习的时候可以只做错题

刷题+押题背诵,这段时间就是纯背书和做出来的押题卷了,肖四必背,另外每年肖四纸质版到手之前网上都会提前出来电子版的,可以先找一下电子版的做做选择题,如果有空余时间的话还可以看看徐涛小黄书20题、腿姐押题之类。

陕师的333是自主命题,并且根据备考下来的总结,陕师333出题的知识点大部分在教原中,教原的占分比还是很可观的。对于333起初想着就是死记硬背,自己也尝试着学着网上的做笔记做框架思维导图等等,后面意识到把书本背下来根本不现实,也是在学姐的指导下结合配套的笔记课程开始理解背诵,借助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记忆,来来回回差不多背了六七遍吧,虽然考试的时候碰到一个简单题和半个论述题不会,冷门的一些知识点没有背到,但是还是120+有幸上岸了。

学习333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比如先纵观标题对每个章节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学习的时候再细数到每个章节内的知识点架构,再次学习的时候学到的每个小点能够往上推断出考察的那部分框架,这时候可能记的会比较乱,并且可以将框架完善,这段时间过了之后框架基本就完善了,后面巩固的时候看到相关知识就能关联到整体的框架就基本掌握了。

学习过程中还是要配套针对陕师的课程和资料的,自主命题的风格每个院校都还是不一样的,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笔记框架,因为自己做的框架笔记是适合自己记忆的精华浓缩,是对知识的重新整合,并且自己做的框架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记忆。除了背诵还有答题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都稍微略有不同,后面会针对答题技巧再出一篇,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真题也非常重要,有些知识是可能会重复考到的,所以历年真题一定要练习吃透。总的来说333是一本贝多芬(背多分)的科目,拉开差距的可能就是一些冷门的知识有没有背全,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 陕师接受跨考,没有加试

2. 学科数学在长安校区

3. 初试的912数学目前只涉及数分上册知识

4. 第四版和第五版的书区别不大,只是排版上有区别

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一站成硕!!!

首页也有复试的经验和复试流程,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哈。

学科数学专业学姐已毕业,可以给你讲一下陕师大学科数学的情况,内附今年最新两门专业课的一个最新情况,请看下去吧~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 211工程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数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教育硕士

导师选择:导师双选会考情

考试内容

333教育综合

有独立大纲,内容处在311和333中间。22年333题型分布

与去年相比,未考察填空题,简答减少,材料增加。

与往年真题相比,相似性较高,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内容考察的并非常规考点,属于学科内较为冷门的知识点。

912数学22年912题型分布

最近几年的大纲和真题不涉及数分下册,《高等代数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可以与高等代数结合学习。

各题型占比基本与去年保存一致,21年解答题占比在64%,22年达到68%,略微提升,相应的,证明题的占比会相对减少,基本维持在3成比例,减少了复习难度。

数分、高代的占比均为50%,这是陕西师范大学持续多年的习惯,22年也没有打破,所以对于考生而言,数分和高代同样重要。

数分:解答题整体的难度相较于去年有所降低,主要体现在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常规,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计算量大幅降低,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所产出的分值相对会更高。解答题主要围绕在极限和积分两大板块,微分只有罗尔中值定理,跟往年相比少很多。

高代:解答题整体难度不高,是常规题型,相较于21级计算量有明显下降。解答题比较分散,矩阵、行列式、方程组、二次型都有考察。

特点:①题型从复杂多样到相对固定。

②考试的难度相对平稳,计算量相对有所下降。

③在数分、高代科目内或者跨科目的联系有所降低。

复习注意:①陕师考察科目少,分值比较稳定,所以一定要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②注意教材习题的练习,也注意与其他学科数学校区的联系。

③陕师考题未来几年估计会持续大题模式,那么对于每一个知识点会挖掘得更加细致。要将知识点学透,注重举一反三。

他的考察内容,就决定了陕师大对跨考生是很友好的,很保护一志愿,决定报考的话就好好努力吧~

师弟师妹你们好呀,很开心我们能有着同样的目标,也希望我们都能通过努力之后达到目标。

回想一年前的自己,我和你们一样,在就业和考研之间徘徊择校,下定决心考研之后,又去翻各种经验贴,询问师兄师姐,以及课程、资料等等...这一路我走得都太实在了,有些弯路我也没有轻松绕过。考研的这一年我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深知要获得成功,必然也要经历苦难和孤独。

人要往高处走,就得经历一场一场的大风大雨,除非天赋异禀,但是谁又能说自己百分之百一路都是顺顺畅畅的呢?

我希望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与阻碍,我们都可以咬咬牙坚持下去。

我不知道你是选择独自起航还是结伴而行,但我相信这一路肯定也会感觉到孤独,感觉到无力,感觉到气馁,但请不要害怕,不要妥协,不要担心。

有一句话特别适合考研,牛羊成群,猛兽独行,但是我并不是说寻找研友怎么样,毕竟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喜欢的状态也就不同,我只是想比喻一下这一路会遇到困难重重,有时候要自己静下心来细细专研,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考研肯定是一场非常艰辛的持久战,但是我认为,只要赢了自己,就是赢了这场战役。

加油,我相信我们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所用的资料

笔记、试卷912的笔记,练习纸学习过程中图书馆停电手写破皮了打印文件的取件码是211,暗示着我一定能考上!!!!(迷信又玄学)

本人来自四川一个双非的师范学校,不是师范生,属于三跨考生,即:跨专业,跨学校,跨地方。在经历了大学三年的毒打之后,发现本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而且也不是很感兴趣。可能多多少少受到了师范学校的影响,父母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以及觉得老师工作稳定,踏踏实实的,而自己本科多多少少学了数学,就决定考学科数学。在考虑到以后打算就业的城市以及离家的远近,锁定了两个学校:四川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因为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大学这个身份太吸引人,对以后就业帮助也更大,所以再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决定考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数学是现在任然是两年制,但是有很多学校有已经将学科数学的两年制改成三年制,陕师也有这个倾向,所以师弟师妹一定要抓紧机会。今年陕师扩招到45个人(最后扩招到52人),明年可能还会继续扩!!!!冲冲冲!!! ps:陕师2023级拟录取45+4人,录取的更多了!!可能很多人害怕陕师会不会有歧视,学科数学接不接受跨考,放心,不会!!!同时也接受跨考。能力够硬,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用担心歧视什么的,在我了解的学长学姐中,也有二本,双非成功上岸,这也是给足了我信心,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陕师。

大概在2021年寒假在家的时候我就确定了要考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数学,去知乎上面翻了各种各样的贴子,后面加上了一名直系师姐。

师姐非常耐心的给我讲关于陕师的专业课,问我本科有没有学过数分高代,教育学相关的课程等等。我也在师姐的推荐下报了欣途。

最开始是跟着欣途的课程一起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居隙老师。虽然我本科已经学过数分,但是学得确实不够扎实,居隙老师讲的课程又让我对数分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可以边听课边跟着把书上的课后习题也做了,而且千万不要忽视了例题,例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很多师弟师妹都有在问我,定理的证明需不需要掌握--有些重要的定理是需要的,比如中值定理的证明,但是有些过于复杂的就不需要了,比如确界原理的证明。这一部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是会提到的,所以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拿荧光棒划上重点,提醒一下自己。还有一个问的比较多的就是高代的补充题需不需要做,我的建议就是做第一遍的时候可以先不写,等到暑假的时候,会有师姐直播,在课上师姐就会给我们划补充题的重点,我们在刷第二遍题的时候就可以把师姐划上的补充题做了。而且在有了刷一遍题的基础上,我们再去做补充题就不会太emo了。

对于333的学习,我个人是喜欢自己再把笔记整理一遍的,最后我准备背书的时候也是直接拿着自己的笔记来背。好处就是去自己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在大脑里面更加清晰了,但确实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我认为这个是看自己的学习习惯,我在图书馆背书的时候也会看见很多人直接拿资料背,反而像我这种拿自己笔记背的还比较少,所以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你想自己写笔记,也一定还要拿着高分笔记对应一下,万一写错了,岂不是后面背也全错了。

晸治我觉得从暑假准备差不多,先花两个多月的时间把课看完,然后疯狂刷肖大爷的1000题,建议第一遍刷的时候可以买个刷题本,这是当时我买的,方便以后二刷,三刷的,还方便找到自己错的题,对应着看。

到了快11月份的时候,这个时候至少把1000题刷了两遍了,就可以买冲刺手册了,我用的是腿姐的还配合着她在喜马拉雅上的带背音频。最后阶段就疯狂做模拟卷,背肖四了。一定要把错题找到冲刺手册上面对应的知识点,记全面。

英语最开始肯定是单词,单词一定每天坚持都要去背,并且要订目标,不能每天都重新从abandon开始背吧。前期语法比较差的话还可以再补一补语法,我自己在前期还花了点时间看英语外刊,觉得自己复习时间够可以也看看,感觉不够也可以不用,后面把阅读攻好就成(我的时间安排在最后有附图哦)。然后阅读在暑假左右开始差不多,在这里我强调一点,就是如果你阅读跟的是一名老师,后面阅读就一直跟这个老师。很多课都是这个道理,不然你自己后面会怀疑自己的。另外个人觉得不管是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真题都相互做一下,肯定是有大大的帮助的,毕竟英语真题也就那么20年左右的可以做。另外,在阅读原文中背单词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小三样(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的话,可以从十月份左右开始准备,我自己最开始做的是完形填空,因为我喜欢做完形填空哈哈哈,这个可以那个差先补那个。新题型没怎么看视频,看了一点点宋老师的简单讲解,后面自己去写英语二的(我考英语二),觉得难度不大,就没有看老师的了,自己做,自己查单词。作文大概十一月份开始的,其实日期不用掐的太死,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作文也是一样,选择好了一个老师就相信这个老师,一直跟着就好。

英语单词无论多早都不早,而且需要每天坚持;阅读寒暑假开始差不多,最开始不用一天一套,也就是四篇,开始可以先看看唐老师的阅读的逻辑的课,先打通任督二脉,再每天一篇两篇,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而且要在原文里面查单词,背单词,仔细理解,梳理文章逻辑和脉络。小三样九月之后差不多就要开始准备了,作文可以十一月份左右准备。

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下阅读的手译本:

参考书目如下:

我333开始的挺早的,差不多2月份就跟着老师的课,然后整理框架笔记,个人觉得自己如果开始得比较早的话,可以自己写一遍笔记,毕竟写的过程也是吸收消化的过程。此外,建议在听完课,做好笔记的时候,还要回到书上面去比对修正一下,毕竟有时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框架固然效率高,但是还是得回到资料中,看看具体是如何展开阐述的,做到心中可以从几个方面有话说,不然做简答论述这些题的时候很可能“无言以对”。

背书千万别嫌早!!!!!!!!!

我是八月份就开始背了,可能是我自己进度的问题,第一遍背到十月中旬,第二遍也很慢,但最后确实越来越快,但我最后也只过了5轮。

所以可以的话,尽量早点开始。还有就是要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背书不能拉下,但是做题也不能拉下,但是不用开始得太早,找到你学校往年的真题,大概十一月份多,可以考虑买网上的333卷(自命题有自命题的卷子,统考有统考的卷子)安排好布局(因为我是自命题,重点说一下自命题的答题卷,是空白的,全部都是自己安排格式和篇幅,所以一定要根据题的分数值来安排)。

最后一定要模考三个小时,至少两遍,感觉不能再少了,你会发现,根本写不完,所以在拿到卷子的时候根据题目的分值一定要有取舍。

参考书目如下:

912有点不一样的,因为学科数学和计算数学,基础数学这些学硕不一样,难度系数要下降很多,所以市面上一些课程对于我来说就会有点难,在找不到其他资源的情况下,我就找到了直系学姐,在她的的指导下,获得了一些更加符合学科数学的资料。

想了解的师弟师妹可以评论区留言。

数分高代我大概就是把课后习题翻来覆去的多做几遍,我大概做了6,7遍的样子吧,因为到后来就只做不会的题了,速度也会快起来的。学科数学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关注(学科数学考研 火花水瓶)的公众号,它会出每日一题,包括各类学科数学学校的真题,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有些建议想给到师弟师妹们

视自己情况而定。两个人或者是三个人之间总归少不了你等我,我等你。而且在快要临近饭点的时候,你心里就会开始捣鼓,是不是该吃饭了,是我喊她还是等她喊我啊;或者是你正在算一到数学题,越算越起劲,可是一声喊你干饭,也只能打断你的思路。当然以上我只列举了些许缺点,硬币有两面,此事也不例外,你可以找一个人倾诉你的心情,还可以找到与你有同样槽点的朋友,你们之间的感情也会因此增加。综上所述,如果你能忍受寂寞和磨难,建议独自美丽;如果你觉得你一天不和别人叨唠两句感觉提不起精神,尽量选择和你作息时间相近的朋友做研友。

这其实是检验感情的一道难题,可是我感觉自己处理的还不错,可以分享出来,就是平时不联系,就吃饭的时候打电话以及晚上睡前再唠叨半个小时左右(这根据离考试的天数而定),所以,不选研友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给男朋友(女朋友)打电话,但是你得确保这是不会相互干扰的。

(1)前期(2月份到暑假前)各科打基础,时间慢周期长,甚至你感觉很困难,特别是跨考的同学,你吸收的都是新知识,但是也相信你会在这一个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快感。

(2)中期(暑假到九月中旬)基础基本过完一遍,可能觉得很混乱,甚至觉得啥也没学到,没关系,慢慢熟练,慢慢背诵,学过了的就是进行了信息加工的过程,至少加工还不够,只是短时记忆,后面多多利用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来调节你的信息加工过程,你就能把知识一点一点吸收消化了。切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3)后期(九月中旬到十二月)每科都不能忽视,好好安排学习时间,后附上我的学习时间安排。不要觉得重复没有意义,只有反复重复,才能掌握。

(4)冲刺(十二月到考完)来吧,各种晸治模拟卷,肖四也要发货了,你应该要到这种程度:睡觉的时候都在背书,那应该就说明你确实很努力了,没有说睡觉没有背书就不努力了哈哈哈,只是我个人是这样,毕竟每个人的状态这些都不一样。

注:以上都是个人时间安排,且具体的有所出入,请谨慎选择和安排与自己相符合的时间作息。而且到了后期,自己有自己的规划,也不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时间安排来。

我当时是每天都给自己安排具体的计划,这可以帮我具体到某一具体时间段该做什么,很有针对性,但是因为前期学校还有课,所以可能会让我完成不了自己的任务,容易灰心丧气的。后面我就改成一周一次的计划,灵活安排,我觉得这种方式还挺适合自己的。而且我的计划比较简略,但是我心里都是清楚到底要具体完成什么,要完成到那种程度,这不是光写计划就行,重要的是落在实处,计划是起监督作用的。

都说考研是长持久战,很累很苦,我在最开始考研的时候也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甚至连自己会哭几次都算好了。可是真正进入到这个过程的时候,你发现,其实像苏格拉底,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杜威等等这些外教史上的教育大家们都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你面前,你去慢慢了解他们的一生,了解他们为教育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了解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什么样的深刻变革之中,其实在吸收这些知识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的收获到快乐。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像今年陕师333名词解释考了一题八年研究,其实这算是一道比较偏的题了,但是只要你学习的够全面,你还是可以写出三四行是没有问题的。

万事开头难,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已经开始在寻找开始的路了,恭喜你。但开始之后更重要的是坚持,坚持说起来轻轻松松,做起来可不如此。你真的能做到每天都坚持早起,每天有效学习八小时以上吗!!

为什么问句却打了感叹号,因为我相信你,为了自己的梦想也好,为了很好的未来也好,这一年一定可以做到!!!!

加油,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到你,但只是我个人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