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2019年11月18日,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5个基点,由2.55%降至2.5%;
第二次:2020年2月17日,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由2.5%降至2.4%;
第三次:2020年3月30日,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20个基点,由2.4%降至2.2%。
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央行两次降息总共只下调了15个基点,此次猛降20个基点,其调节力度之大,说明贷款利率下调已经到了发力期,可以预计未来LPR还会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本轮降息背后代表着什么?
1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助力经济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多家机构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会很低,甚至有机构预计可能零增长、负增长。
与此同时,国内即将迎来海外需求下降的第二波冲击。在此背景下,降息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重要方式,有助于经济稳增长。
2
4月是货币晸策发力的窗口期
在美联储3月初及3月中旬降息后,中国央行未降息,主要因为国内尚未全面复工,降息作用有限。而现在复工逐步提升,降息有助于拉动投资、消费。
目前海外疫情加快扩散蔓延,国内面临疫情“倒灌”风险,但整体看国内疫情已步入尾声,即国内晸策重心已转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扩大有效需求。因此,抓住3、4月份这一关键窗口期,加大货币晸策力度,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尤为重要。
3
海外量化宽松环境为中国货币晸策打开空间
美联储在3月3月、3月16日两次降息后,将利率降至零,同时启动各种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降息后,海外各国央行已跟随降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2020年以来,全球已至少有35个国家或地区先后宣布了57次降息。
海外量化宽松环境为中国的货币晸策打开空间——降息后,外部压力不会太大,汇率也不会有太大的贬值压力。在疫情影响之下,降息成为拉动需求、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