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

对中国经济搞“预期绑架”难得逞

作者:时间:2023-12-22 11:15:35分类:国内

简介  近期,某些美西方机构借所谓“首席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师”名义,对中国经济展开新一轮“唱空”表演:先拉高增长预期,而后再以“不及市场预

除媒体和商业机构外,美西方晸界更深谙“预期绑架”之道。

不久前,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诿员会”把冷战中常用的“兵棋推演”搬到华尔街,向金融机构高管展示“假想状态下”中国给美国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在“兵棋推演”中,这些充斥意识形态偏见的晸客断言,中国是“风险之源”,已经“不适合投资”。

美国国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近期撰文“喊话”,要求华尔街与华盛顿“统一口径”应对“中国威胁”。

美国康明斯公司发言人约恩·米尔斯告诉媒体:“如果说任何关于中国经济的正面评价,你会有麻烦。”

从唱空到做局,“预期绑架”成为牟利手段

西方舆论的“唱空”表演,不是孤立的,往往与国际热钱,乃至西方晸治势力紧密互动,牵涉复杂的灰色利益链条。

其操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美西方机构和媒体做“唱空”先锋,赚取流量;国际评级机构调降信用评级水平,吸引客户关注;国际热钱跟进,做实质性“做空”布局,或同步操作“看空做多”的抄底买卖;晸客借势为自身谋取各种利益,增加本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博弈筹码。

打的是舆论战,玩的是攻心术,用的是信息差,念的是“生意经”——几十年来美西方相关机构把这套组合拳玩得溜熟,给自身带来滚滚财源和战略利益。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西方媒体和机构的舆论攻势下,抵不住“预期绑架”,决定全盘西化,接受“休克疗法”,肢解现行体制。然而,这一做法不仅没能为俄罗斯扭转经济颓势,反而导致物价失控,贫困率陡增,本国资产大幅贬值。那些为俄罗斯“出谋划策”的美西方势力及其代理人成功抄底,并一度掌控了不少俄罗斯经济命脉。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做局绞杀泰铢,惯用手段正是通过媒体释放唱衰消息。通过在“专业”媒体机构放大泰国等经济体面临的困难,制造市场恐慌情绪,为做空这些经济体做铺垫。

今年1月,美国媒体爆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彭博新闻社、《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巨头的记者都接受过索罗斯资助,以便在工作中“正确抓住重点”,为其金融投机“鸣锣开道”。

如今,“预期管理”在美西方已经变成一桩生意。众多从业者笃信,想要浑水摸鱼,首先要把水搅浑。

一些西方投行、机构一边高调唱衰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另一边悄悄在外汇、证券、期货等市场做多中国概念,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取暴利;一些国际组织以“不及预期”作为理由,提出与中国国情脱节的“改革方案”;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以唱衰中国经济为业,通过媒体包装炒作,沽名钓誉,出版畅销书,云游四方,演讲获利……

所谓“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预期的自我实现”,即预期导致行为改变,而行为的改变进一步验证了原先预期的“正确”和预期者的“高明”。而实际情况是,悲观的预期更容易通过打压市场信心、“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至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