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许多人都没怎么留意电视剧《平凡之路》里舒一南的父亲舒毕胜一角。
毕竟他戏份寥寥,人设也称不上讨喜,高光戏份也少得很。
舒毕胜是个妥妥的人生赢家,是事务所老板,事业有成,还有娇妻靓儿,家庭美满。
电视剧更多描绘的是舒毕胜作为父亲的身份。
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美父亲,但他有自己的教育原则。
相对于妻子对儿子的娇惯,舒毕胜更为严格。
在为儿子创造了优渥的物质条件,让儿子能无后顾之忧去拼搏的前提下,他希望儿子能独立,也希望儿子能成材。
不可否认的,舒毕胜有些许爹味,但他对儿子是尊重的,对妻子是爱护的。
这一家子倒是剧里为数不多还算幸福和谐的家庭了。
值得一提的是,舒毕胜的扮演者施京明已然67岁了,但依旧精神矍铄,颇有宝刀未老之态。
更深藏不露的是,他还是个大大被低估的老戏骨。
在演艺圈拼搏了36年,施京明如今“无名无分”的地位是绝对配不上他的实力的。
《向前!向前!》里的徐向前;
《绝对拳力》里的周善本;
《脚下天堂》里的谭洪波;
《没有冬天的海岛》里的段文轩;
《岁月》里的罗清水;
《五号特工组》里的李智博;
《和平使命》里的唐峰;
《海狼行动》里的许伯韬;
《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金井一;
《产科医生》里的曲晋明;
《铁甲舰上的男人》里的丁汝昌;
《破晓》里的田守诚;
《芈月传》里的商鞅;
《决战江桥》里的谢珂;
《归去来》里的何晏;
《暴风眼》里的宋铭;
《理想之城》里的苏父......
尽管施京明逐渐在往“父亲专业户”的方向走,但他依旧能凭借深厚的功力能通过让角色鲜活灵动从而让自己脱颖而出。
他是籍籍无名的,充其量只能称得上眼熟,但施京明演绎的不少角色是值得反复推敲甚至称得上令人叹为观止的。
看过电视剧《岁月》的想必都会爱上“罗清水”这个角色。
他是梁致远在单位的“忘年交”,是剧里最佛系,最人淡如菊,最与世无争的角色。
尽管收入微薄,但他活得清静、活得安然、活得清醒、活得透彻。
罗清水是唯一一个走出围城的人,他不痛苦、不纠结,最后告别了枯燥磨人的单位生活,离开了貌合神离且消耗人的妻子,到达了乡下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
施京明赋予了这个“超脱出世”的“罗清水”一角以存在的合理性,让人心生敬佩和憧憬。
看过电视剧《五号特工组》的想必也忘不了“李智博”这个角色。
沉着又冷静,不仅有敏锐的洞察力,还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在关键时刻,他总能力挽狂澜,使得特工组免于暗算。
“李智博”的博学多才、机警睿智在施京明的演绎下变得生动立体。
施京明似乎总能将本人的人格特质融会贯通投入于角色中去,赋予角色别样的魅力。
就像电视剧《产科医生》里的曲晋明曲院长一样。
敢爱敢恨又有担当,曲院长不仅医技高超,医德也在线。
正派角色,施京明游刃有余,反派角色,他也不遑多让。
《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今井一,老奸巨猾、机关算尽,可最后落得个被“心腹”玩弄于股掌之间而死不瞑目的结局。
在施京明的细细雕琢下,“今井一”可恨又可悲。
专家学者、领导军官、医生老师、普通市珉,在各个身份和角色的外壳下是施京明出神入化、让人直呼过瘾的表演功力。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假如施京明少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今天也不会依旧那么老当益壮。
1956年出生,祖籍上海,生于北京,长在南京的施京明也曾有一段作为知青上山下乡的经历。
期间,他是一个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造船工人。
曾经施京明觉得摊上动乱时代的他是个倒霉孩子,如今他却觉得当时生活的沉淀、阅历的累积是在为他的表演添砖加瓦。
施京明不满足于做一名工人,更重要的是他并不乐在其中。
日复一日埋首于一眼望到头的无聊中,他感觉自己的生命被冻结了,生命力被消耗了。
基于此,施京明捉住了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在恢复高考那年,他背水一战考取了演员专业,最后成为了江苏人艺的一员。
就这样,此后十来年时间里,他的主业就一直是一名话剧演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舞台上。
这样的生活对施京明来说是意外之喜。
对于一个连话都不爱说的腼腆内敛之人,能在舞台上大开大合展现内心活动,在以前,他是难以想象的。
而十年的话剧表演锤炼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戏里戏外,施京明能随意转换,他很享受这种游走于大大小小角色之间,能随时入戏又能随时抽离的自由状态。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靠坚韧作为基石垒起来的,除了天赋,勤奋也必不可少。
拍《脚下天堂》,深入到大西北贫困县,常常风里来雨里去,大山里破房中,其中的苦楚一言难尽。
草原上没有路,他们每天都颠簸将近三四个小时赶到拍戏的小村子,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假如迷路了,找都不好找,是随时都有被冻死的风险的,期间,他们也餐餐两个馒头就着几根咸胡萝卜吃。
“那几个月是最苦的时候了,但一想到这只是当地人漫长岁月里的一小节,我又何谈苦呢。所以,即使再累,我还是继续鞠躬尽瘁吧。”
《没有冬天的海岛》里,他在处于海中间的船上拍了一天一夜的海难戏。
熬到最后,周围人都纷纷缴械投降,因为晕船上吐下泻了,只有施京明还“屹立不倒”。
到了岸边,在大家伙对此啧啧称奇,对其表示刮目相看的时候,施京明却猝不及防晕倒了,几天后因为风吹日晒,他还脱了一层皮。
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个家伙是强撑的。
为了演好“段文轩”这个角色,一开始,他就很卖力。
施京明不惜狠下心来排除了儿子高考这个重大事件的干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以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来琢磨角色。
为什么如此上心?
因为看完剧本的最后一页,他的眼泪落在了纸面。
“我按照我的想法努力完成了角色,不说大汗淋漓,也是气喘吁吁。”
这个过程实在说不上容易,但施京明无疑是乐在其中的:
“这个角色与我个人之间的距离是蛮遥远的,也许这是在故意让我活动活动,也对,太容易做到的事情也就没有乐趣了。”
他似乎只专注于角色,而不怎么在意身外之事,给人的感觉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演了三十多年戏,施京明没有任何经纪团队,甚至没有开通任何宣传平台,更别谈什么营销了。
电视剧以外,你是看不到他的。
别人通过演员来当明星,而他则把演戏当爱好,把自己当成在影视剧里摸爬滚打的打工人。
与其在纷纷扰扰中尔虞我诈,在南京开了一家上海菜馆的施京明更乐意在人间烟火中岁月静好。
妻子、儿子、孙女才是他愿意讨好的人。
和妻子陪孙女去上舞蹈课
他的妻子是个圈外人,年轻的时候在企业工作,他在外永远称呼其为“爱人”,而她一直支持他的事业。
塑造反派角色的时候,妻子帮了他不少忙,提点了他不少。
“坏人最忌脸谱化,有些人在出事之前甚至人缘都很好呢。”
在商圈打拼的妻子补足了他不少在其他工作经历上的缺失。
现在两老口老了,享尽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当了爷爷,他50岁还为了在国外的孙女从头开始学英语,为了能多陪伴孙女,60多岁了还坚持锻炼。
施京明一直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很从容地在生活着。
跟他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刘琳就对其大为欣赏,用“风度翩翩、儒雅至极”来形容他。
施京明确实不卑不亢,不攀附不逢迎,有气节也有风骨。
此前,他与当时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巩俐合作电影《漂亮妈妈》时被问到对她的看法,他很淡然,只说了句:
“挺好的,很敬业,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现场记者脸上的失望一览无遗。
而对于流量横行的当下,施京明也不同于指点江山的其他老前辈的一味批判:
“这更多的是市场原因,还是需要给年轻人一些发展空间。”
当然如此“中庸”的人一定会被不少人批判为“没有个性”,也许这也是他难红的另一大原因吧。
毕竟在互联网上,只有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当红的人要么是神,要么是魔,太真实的人反而没有市场。
不过对施京明来说,走红的确不是一个必要选项。
对一个男人来说,人生在世一辈子,家是永远的避风港,事业和亲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身外物罢了。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