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无人驾驶》的初见,到如今他演技的日益成熟,大约有7年了。黄轩是本人唯一一个对他本人的兴趣大于他演的角色的演员。郑晓龙导演说这个演员戏好,金马奖评诿说这个演员没入围是颗大遗珠。我想知道的是,别人对他的看法,尤其是和他一起共事过的人。
知道黄轩的时候他已经处于厚积之后的薄发状态了。
不停的看到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作品的演员表里出现这个名字,于是开始留意。
然后看到了2014年最美表演里的黄轩部分:
最美表演之黄轩-微电影-高清正版在线观看-爱奇艺最美表演之黄轩
然后看了电影《推拿》,小马这个人物年轻、冲动、执拗、有欲望,可以说黄轩的表演将这些性格点全都捕捉到了。
电影以小马的笑容结尾,你会发现这个演员的表演是多么有温度。
黄轩的眼睛很干净,眼神有内容,这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系。
1985年3月3日出生于甘肃兰州,从小父母离异,黄轩与母亲相依为命。
大学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2007年参加红楼梦中人选秀比赛,进入宝玉组总决赛,但最后没有中选。
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黄轩签约了北京宜和星光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力推的新人。
2011年底黄轩转投到北京星美千易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黄轩早年在自己的博客里,清晰的记录了自己的这些早期经历和大学生活。详见:
黄轩的微博_新浪博客
黄轩的微博_新浪博客
我后来喜欢上了他,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看完了他的所有博客,他的微博。
你会觉得,这是个非常干净非常年轻的孩子,他对所有东西都有好奇心,他的求知欲很旺盛。
他不消极,他及其坦诚的在博客里记录着自己的一切,包括选秀失败,旅行的开心,父母的状况,爸爸去世。
你能够通过文字知道他其实跟我们一样,有过迷茫和懈怠,但最后艰难的挺过了生活的考验。
他喜欢看书,喜欢独处,也喜欢跟志趣相投的人彻夜长谈,对时事和现实有自己的看法,愿意接受新的东西。
他还喜欢书法,喜欢喝茶,
这些现代年轻人不再感兴趣的事情,他却很沉迷。
贴几张博客里的图吧:
黄轩的博客只更新到2011年9月,之后他开始转到微博跟大家交流。
也许是微博更加及时便捷,但我觉得失落,那是一个逐渐成名的演员不得已的选择,也许他已经不能够再像以前一样自由的表达自己。
他不着急,一直都是这样,不急于求成,出席活动的时候会主动介绍自己:“可能没有人认识我,我叫黄轩。”
他也会在面对无聊八卦的时候一笑置之,会很开心自己很儿时好友见面,会在难过的时候躲在房间好几天,会在旅行的时候萌生此地终老的想法,会偶尔排斥娱乐圈,会在得到肯定的时候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和激动。
庆幸的是很多纯粹的东西他仍然在坚持,你能发现他的坚持。
所以其实,这样的人,当他身为演员的时候,你会对他充满期待,因为他身上永远都有值得挖掘的地方;当他只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时候,你会被他吸引,或者因为他的安静和沉默的力量,或者因为他身上那种文青的气质。
黄轩很少参加综艺节目,但最近芒果台开播的《奇妙的朋友》里面有他的身影,我想也许是因为要面对的是动物,所以他才参加。
在节目里他一如既往的安静,默默做好自己的任务,尽力照顾两只小猩猩,然后永远不急不躁,讲话的时候会让人安心。
第一集里面的表现圈了很多粉,被大家称为暖男,但真的很想说,那只是他性格使然,在只是在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现自己。
最后其实真的很想说,不知道其他喜欢黄轩的朋友会不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就是很希望他被更多人喜欢,被有眼光的人发现,
但同时又很不想他太红。
因为知道,当下这种舒服没有成名压力的环境能够让他沉淀,能够使得他以本真的、坦诚的方式表现自己。但真的红了之后,也许以前那个真实的黄轩会离大众越来越远。
而我们都知道,黄轩的发光,真的只是迟早的事情。
补充:
黄轩主要作品集:
推拿 (豆瓣)
推拿 (豆瓣)
黄金时代 (豆瓣)
黄金时代 (豆瓣)
蓝色骨头 (豆瓣)
蓝色骨头 (豆瓣)
红高粱 (豆瓣)
红高粱 (豆瓣)
无人驾驶 (豆瓣)
无人驾驶 (豆瓣)
青魇 (豆瓣)
青魇 (豆瓣)
如何评价演员黄轩,我把我对他的感觉总结一下就是:一个有出众戏感,碰上合适的人物能非常出彩不过存在相当局限性的演员,但潜力巨大。
作为一个标签上写着“黄轩脑残粉”的人,关注了这个问题很久了,关注这个问题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很小气地有自己埋藏好的宝贝被人发现的失落感,《奇妙的朋友》之后,微博上多了几十万黄轩的综艺粉,“暖男”这个标签就被妥妥贴上了,还诞生了“轩杏谠”这样的新名词,比起失落,其实更多的还是担心,怕他在人气飞涨的推动下与原来的路线越来越远,而我非常期待他在电影方面有长足进步的表现。
首先感谢题主,你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演员黄轩”,“演员”这个词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知友们对黄轩都有深厚了解,很多词被一再提到:沉静,文艺、儒雅,还有他的身世背景,他喜欢阅读喜欢喝茶写字弹吉他以及旅游的爱好,他以前写过的博客等等。说实话,这已经是他身为演员之外的东西,我想谈谈我自己感受到的他作为演员的一些东西。
说出众的戏感,黄轩的戏感很大一部分得感谢他的眼睛,有目力,就是眼神的力量。我以前以为眼神的力量也是需要演技的,后来才知道很多人天生有目力,天生眼睛亮没戴美瞳胜似美瞳的,亮,清澈,如果是演员就像开挂了一样。黄轩的眼神不但有目力,还很会用。
上面是《铁血男儿夏明翰》里的剧照,黄轩的眼神坚定有紧张感,眼神的聚焦点清晰,又不过分用力,看到这样的眼神,就知道大概是怎么一个情况了,这就是俗话说的眼睛会说话。反观一边的严宽,眼神缺乏力度,有点儿虚也有点儿轻,对象感不强。
再看一个。
大家都很喜欢的《黄金时代》片尾骆宾基嚼口香糖,注意一下他嚼得幅度很大,咀嚼肌被扯得很后,我自己嚼口香糖的时候试了一下,一般人就算边哭也嚼不成这个幅度,黄轩根据角色进行了处理。再重点看他的眼睛,含着泪,这个眼神是有多重情绪的,悲痛绝望愤懑还有无助感。
《黄金时代》黄轩的最后一个镜头,没有语言没有肢体,戏都基本集中在脸上。泪光在眼角,嘴角歪着,腮帮子塞了口香糖,还有几道抬头纹,面部肌肉是静止的但不呆滞,仍旧在说话,好像看到了身后的萧红。
再说一个细节,《黄金时代》中萧红住进了医院,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分别坐在病床两侧,端木沮丧地驼着背,骆宾基的坐法如何能跟身为一个颓丧丈夫的端木区分开?黄轩是侧身架脚坐的。
大家回忆一下,是不是很多电视剧里那个年代的人会有这样的坐姿,去医院探视的人,也很常见这么坐,再细看一下,还有点像一个记者的坐法,而骆宾基正是日后第一个写就萧红传记的人,一个旁观者视角目睹了萧红生活的人。不知道黄轩是怎样演这段的,如果是随意那么一坐,那这真是天生戏感,如果是经过了设计的,就更能说明问题。
来看看我最喜欢的《蓝色骨头》,《蓝色骨头》里黄轩的戏份并不多,就是一个很苦逼的备胎吧,不过他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却非常亮眼,而且与《黄金时代》不同,骆宾基虽然戏份少却承担着收束全片的重要作用,《蓝色骨头》里的陈东显然不这么吃重,这样不算吃重戏份也不多的角色,黄轩的完成度近乎惊艳。
这是陈东第一次遇见他喜欢的倪虹洁饰演的母亲(手机翻拍的不要介意),在文工团食堂的饭桌上,他还在嚼着干粮,端详着一根儿钢笔,这一段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很简单的动作却不好演,因为动作简单却包含着陈东第一次见母亲的必要信息量。黄轩相当松弛,眼神透露出了好奇还有一丝老兵油子的轻佻,吃东西拿钢笔看钢笔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自然流畅,问母亲话时还散发出“姑娘啊你看上去真新鲜真好看”的荷尔蒙气息,把陈东在军队文工团封闭环境下成长的不谙世事和漫不经心演绎得很到位。你换个人演,不一定有这份灵气,为什么黄轩演得出这个灵气,我们后面再说。
还有这一段,《迷失的季节》被定性为小资腐朽歌曲,母亲和陈东被审查,陈东被问及母亲的各种情况,他一头雾水,他对母亲内心并不了解。他只是一个一直生活在文工团被孙宏呵护暗恋的大男孩,他如何能理解女人,又如何能理解一个像母亲这样在那个年代就喜欢摇滚的女人。
黄轩在这一段中,歪着头,身子软软的,眼神向下,其中有忧伤,但更多的是颟顸,是懵懂,是不解,他被审问也在审问自己,在审问中才慢慢接近了自己所爱的人的内心,眼神渐渐变沉,与最初出场时的无忧无虑截然不同。
好,下面就来说说之前提到的,黄轩的局限性,这与他最突出的特质和表演方式也有关。
我们来数数他之前被反复提到和称赞的角色,《无人驾驶》车震男里加,《红高粱》俊杰少爷,《推拿》小马医生,《黄金时代》骆宾基,《蓝色骨头》陈东,也是这些角色让他逐渐为人所知的。
我逐渐发现他能出彩的角色,基本属于两类:一类是有年代感的书生文人艺术家(俊杰少爷、骆宾基、陈东等);一类是愣头青(比如小马、里加、《你是我的幸福》里的严晓磊、处女作《地下的天空》里的井生,此处“愣头青”不是“刺儿头”的意思啊),当然第二类角色的人物特质又在第一类里面有重合。
第一类人为什么能演好,因为黄轩本身的气质,大家都已经解读过了,爱看书爱写字爱泡茶,书生文人气就这么泡出来了。
第二类为什么能演好呢?因为黄轩个人的人生经历(这个大家也都总结过就不展开了)从小就要承受家庭的不和谐,忍受孤独小小年纪还得琢磨如何有尊严,加上之后做演员被多次弃置过的经历,黄轩沉淀为了一个心里有刺的人,温和的外表下有冲劲有傲骨也有野心,这让他演绎蠢蠢欲动的愣头青简直信手拈来。
这样就可以总结出他出彩的这两类人的共同点:一是少年感。为什么呢?最初说的黄轩的目力,眼睛天生清澈,面相年轻,外在形象就显得年少。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也更要求适配性的人物。这大概也是为啥总演人家初恋的原因,谁家初恋不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呢。
二是贴近自身。
从黄轩自己在微博中的表述中可以看到,他在表演时常用到方法派的某些表演方式,方法派简单说就是在角色需要时去代入自己的情感,比如在需要表现悲痛时、想自己亲人逝去时的感受等等。因此黄轩更能胜任的是和自己人生经历、体验有共鸣点的人物。演书生公子,黄轩本人就是个作风古典的文艺青年,演愣头青,黄轩又本来是个骨子里不屈服的青年人。
你看《铁血男儿夏明翰》里黄轩饰演的孙越泽,黑化之后贴上了小胡子明显没有少年时期让人觉得舒服,倒不是说黄轩演不了这种年纪偏大的人物,只是不那么扎眼出彩了,换个人也能行。
天生的条件是如此,没办法。中国内地同年龄段的演技派小生中,有这种鲜明“少年感”的,我还真没想出第二个。人有我也有没什么,人无我有才不可逆啊。少年感的独特气质,成就了里加小马陈东等经典角色,也限制了他的戏路。也就是传说中的少了一点“男主气场”。
这张照片中黄轩的造型,刻意去体现粗犷和沧桑,这是完全与黄轩的特质背道而驰的东西,结果成什么了!!!还我黄公子啊,造型师你过来,我保证一刀砍死你!!!!
《激浪青春》中的剧照。同样突出力量,但比上图好多了,因为还是很有少年感的,夏天划船阳光少年,多和谐。
另外一个局限性,是黄轩的台词,表演嘛不就是“声台形表“,黄轩虽然被大家齐声夸声音有磁性“耳朵要怀孕”,但是确实声音偏轻,发声位置偏上靠前,粘糯好听却不够字字分明,也就是传说中的颗粒感,这个看《奇妙的朋友》就感受得格外明显。在台词这个指标上,文章的确是领先同年龄段小生一大截。
那么这种表演上的年龄局限和台词功夫要怎么弥补呢,只能说光靠黄轩的好悟性还不够,累积的角色磨练和阅历是硬件啊,得在更多好导演手里过手啊,他还有巨大的潜力,毕竟天赋已经甩黄晓明之流十条街了,不要止步于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带来的人气才是王道,进步空间大大的。
终于想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祈祷我轩不要走偏,大红是早晚的事,想做明星还是想做大师,要看他自己了。最后头像镇楼。我爱黄轩。
他在鲁豫有约中说,理想中十年后他自己的生活,是“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在准备角色,三个月在拍摄,三个月和心爱的人周游世界,三个月在家喝喝茶种种花。”
我看到这个采访的当下,心里真的忍不住赞叹:
在如今这个心浮气躁的中国演艺圈,能想得到第一个“三个月”的演员,何其之少!
如此一个黄轩,何其可贵。
以下为这段采访的截图(来源:bilibili av3670262)
看看下面的迷妹儿~
会在知乎搜索黄轩的一般都算是真爱粉了吧,以下这段针对黄轩长相的评论如果有惹毛你们的地方,我先道歉了,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先放结论:
有了黄轩,从此所有小说中道貌岸然,衣冠禽兽的落拓公子全都有了脸。非贬义,衣冠禽兽当然不好,可是写在脸上的衣冠禽兽却有种危险的可爱,一种混合着雄性荷尔蒙又知性克制的feel,作为男人来讲相当迷人。
放眼当今娱乐圈,小生老生中有这种气质的独他一人。粉丝们喜欢说黄轩有少年感,笑起来温暖的像国珉初恋。可是讲真,论少年感,别的不说,就于妈旗下那几只,哪个不是偏偏佳公子,阳光少年郎?
陈晓有点坏小子
张哲瀚就比较正
非于妈手下的杨洋更是青葱的像一棵小白杨,白衬衫一穿,干干净净的像刚剥出的葱白,鲜鲜嫩嫩。
黄轩要胜过上面几位,肯定不会胜在少年感上。
就像舒淇和林允有着范冰冰张雨绮不可能有的少女魅惑,宽眼距塌鼻梁(相对而言的塌)是她们的“长相幼龄化”特征,给予她们别人不会有的懵懂,慵散少女感,而充满性暗示的嘴唇又让一张脸上同时混合了纯真和性感,若隐若现才最撩人。
黄轩的让人欲罢不能也是同一个道理,这是一张混合着清新和肉欲的脸。
标致脸型是他浓厚少年感的来源
看看陈晓张哲瀚杨洋,再不然你看看那一水儿EXO的复制粘贴脸,这都是同一种脸型——姑且称之为男人中的瓜子脸吧。
女生的完美瓜子脸是这样的,显得我见犹怜,楚楚动人,天生就能激发人的保护欲。
科普时间:葵花籽是17世纪才流入中国,所以,中国古代的瓜子脸都是指西瓜子,南瓜子哦,也就是鹅蛋下面带个尖下颏。(请自觉跟锥子脸,葵花籽脸做区分)
而男生的瓜子脸,就是把圆滑的曲线硬朗化,线条化,下颌角方一点点,颧骨在明显一点点。
但注意,既然是男版瓜子脸,这些线条也一定都要在瓜子的范畴之内,下颌角不能外突到颧弓宽度之外,颧骨不能宽出太阳穴太多,最重要的是,下巴你得带个颏儿,可以不那么尖,但你还是得带一个。
不知是否因为“少年”指的就是男性特征完全显露前的那段时间,所以向女性特征靠拢一些的样子总让人觉得清秀,青葱,总之,据我观察,男版瓜子脸最容易出少年感——而黄轩的脸型,算得是这其中的翘楚了,既有瓜子的脸,显清秀,又有线条,让他没有EXO有些少年的那种娘感。
有一个好看的脸型,俊男美女路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而黄轩的五官,则很淘气的跟他开了个玩笑,完全走起了另一种风格。
先上两张图自行感受感受:
黄轩的鼻子,真的真的太大了。
理想的三庭五眼应该是这样的:发际线至眉心的距离=眉心至鼻翼下缘的距离=鼻翼下缘至下巴尖的距离:
可是黄轩,三庭完美(中庭稍长一点点),但是鼻翼,鼻翼完全宽出了眼距啊:
看看医学上的定义:
这种鼻子鼻头、鼻翼软组织偏多,视觉上特别显大而炖↓
虽然鼻子大=JJ大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但珉俗间有这种说法流传,至少说明了鼻子的性暗示地位,作为脸上唯一突起的器官,肥鼻头比起精致鼻尖来确实更显肉欲。
对比霍建华,精致英挺的鼻子那么干净,一派禁欲气息
就算是鼻尖略带鹰钩,看上去略显阴郁的胡歌,因为是窄鼻翼,窄鼻骨,也都是干净的少年气息。
而黄轩,长着一张少年的不能少年脸型的黄轩,却因为鼻子而更具男性荷尔蒙。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千山暮雪》,那里面文质彬彬又粗暴性感的男主,莫禽兽,在这三个老戏骨里挑演员的话,我毫不犹豫的投黄轩。
更何况他还长了这么一张饱含情欲的嘴唇。
比其它小生都更像成熟的浆果,完全没按照完美比例1:1.5来长,形状却像爱神之弓的嘴唇
黄轩的粉丝说一看到他就想睡他,我是信的。杨洋粉丝说想睡他我总是很生气,干净成这样的校园学弟你们也忍心谁?可是黄轩,黄轩长着这么一张一本正经却又若隐若现的撩妹脸,不想蹂躏他或者被他蹂躏才很奇怪吧。
所以,黄轩是当今娱乐圈长相最性感的男演员。以上
黄轩最叫人欣赏的地方在于他那股不卑不亢的韧劲。
生于甘肃兰州,小学三年级前后便随家人搬到广州。地方陌生,语言不通,让这位在西北度过一大半童年的男孩感到有些不适应。加上本身性格内向,幼年的黄轩没太多朋友。
父母关系不和,并最终离异,给了黄轩一个不小的打击。但这样的打击只是他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阻碍里率先蹦出来的一个而已。
在随后的成长中,他所历经地阻碍并没有减少:中学时期学的舞蹈,却在毕业前夕的某次训练中不幸拉伤,不得不告别舞蹈;报考北电上戏,却并没有如愿中榜,只得报考其他院校;有幸得到出演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机会,却在开机前突然被撤掉;为了出演《海洋天堂》,学习了一个夏天的游泳,最后却被临时换掉;出演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没被换掉,却被剪掉,几十分钟的戏份被剪得只剩下一丁点......。
但比起他大三时期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所带来的沉重打击而言,前面所述的阻碍显得毫无份量。失去自己最亲爱的人所带来的打击,是直击到心底深处的。他的父亲是一位投身公益事业的令人尊敬的人,或许是过于忙碌,导致了心脏病突发,早早地离黄轩而去。彼时的黄轩才二十二岁左右,接到噩耗时,正在旅行,连夜坐大巴回家,悲伤地哭了一路。
这样的打击太过沉重,以致于在随后的几年里,他都无法轻易地走出悲伤。
生活的阻碍以及命运的坎坷,给了黄轩足够的考验,让这个年轻人过早地经历了人生中的苦痛与悲伤。但凡脆弱的人,估计会在这样的经历中不断沉沦,甚至一蹶不振。
黄轩没有被轻易击垮,反倒是在如此这般的经历中,锻炼出了一股不卑不亢地韧劲。对于自己所经历的阻碍,他肯定会有悲伤和沮丧的情绪,但也没有过于沉浸其中,更没有发出任何怨言。也许,他变得更加内敛,更加安静,甚至更加孤僻。但也因此而具备了当下浮华演艺圈里难得的气质:纯粹。
他几乎没有花边新闻,也没有烂俗八卦,见诸于媒体或坊间的描述,大多与“干净”、“低调”、“谦卑”、“敬业”等词语相关。一些和他有过私下接触的人都表示,黄轩是一个特别安静的人,在片场也好,在聚会场所也好,他都显得很安静。
他在工作之余,喜欢独处,喝茶,思考,健身,以及练书法。他的微博没有那些过于博人眼球的内容,而多半是自己的一些生活小喜好以及小感悟。即便是参加明显可以凸显自己的综艺节目或访谈节目,他也总是显得不卑不亢、不急不慢,因此收获许多粉丝的好感。
这样一个纯粹的、不卑不亢的、有韧劲耐吃苦的男演员,迟早是会出来的。因为生活的阻碍与坎坷经历不仅锻造了他的品性,也积淀了他对于生活的种种感悟——这对于一个演员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从2007年参演《地下的天空》出道,到2008年参演《红楼梦》,2009年出演《无人驾驶》和《成都我爱你》,尽管连续三年他都有不错的演出机会,却并没有因此而被观众记住。即便是在多次被放鸽子(临时换演员)之后,迎来了与不少“大咖”合作的机会(《无人驾驶》里有刘烨、高圆圆、李小冉、陈建斌等),甚至有“车震”作为噱头的戏份,也还是没有让他被大众熟悉起来。
就像泡好一杯茶所需要的耐心一样,他并没有着急,而是在安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属于他的好机会。
总算,这样的机会没有来得太迟:娄烨在《春风沉醉的夜晚》剪掉了黄轩大部分戏份,却又在《推拿》里给了他足够的空间,让他真正被大多数观众记住;郑晓龙的《红高粱》与《芈月传》,则彻底将黄轩推上了“国珉初恋”的位置,真正的被大众所熟知。
那些哭喊着要嫁给黄轩的粉丝们显然不止是喜欢他那“单眼皮,挺鼻梁,棱角分明的面容,干净清澈的眼睛”,而是喜欢他那笑容、言谈以及整个的低调风格所体现的淡然与温暖。难怪,不少人给他贴上了“暖男”标签。
但作为一名演员,真正被注意的,其实还是他作为演员的那种特点。于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黄轩那种低调谦和且不卑不亢的品性,而留下更深印象的,还是源于他的作品。
譬如《推拿》里,他所饰演的小马,那种历经过创伤、孤独与渴望的心境,那种无法亲近光明的无奈与无助,在黄轩近乎沉静、克制的演绎下,竟透出一种悲凉,直击观者内心,令人难忘。
譬如《黄金时代》里,戏份并不算多的黄轩,愣是将影片悲怆的基调升华到令人动容的境地。他在汤唯饰演的萧红逝去之后,于大街上茫然四望,撕心裂肺一般地哭泣,那种眼神所传递的悲伤,那种表情所流露的深情,很好地表现了一个面对故人逝去、国破家亡的人的内心悲恸。那样一个表演,直接让观众的心弦被触动,也因此记住了这个叫黄轩的演员。
甚至于在整体评价很一般的拼盘电影《恋爱中的城市》里,黄轩在几组演员中的表现也显得格外突出。我仍记得,当时和几位一起去看片的业内前辈交流时,被提及和认可最多的,便是黄轩出演的那一段,大家都一致地认为,这是一个必红的演员。
如今的黄轩,大家也都看到了,被讨论,被提及,被喜爱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他在银幕上,在电视荧屏上,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也越来越受人欢喜。
他既可以在出演周迅、孙俪、刘诗诗的初恋情人时,呈现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干净气质;又可以在饰演盲人、文学青年、海外游子等角色时,表现出其悲怆、苦痛以及潇洒不羁的多面特点。这是一个优秀演员所具备的要素,是一个可以塑造更多经典角色的演员所需要的能力。
黄轩拥有这样的要素,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在形象,也不仅仅在于他所谙熟的表演技法,而是他的个人经历,那些或悲伤或痛苦的生活阻碍,锻造了他,历练了他,打击了他,也终将成就他。
祝福他。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关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