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他画了3幅一样的画,共卖了三千万,网友疑惑,专家:你看这童子是亮点

作者:时间:2019-12-23 13:00:35分类:教育

简介  他画了3幅一样的画,共卖了三千万,网友疑惑,专家:你看这童子是亮点人不可能走进同一条河流。若老是重复,很可能得不到世界的认可,甚至被人觉得是“炒冷饭”。比如,郑板桥的竹子非常

他画了3幅一样的画,共卖了三千万,网友疑惑,专家:你看这童子是亮点

人不可能走进同一条河流。若老是重复,很可能得不到世界的认可,甚至被人觉得是“炒冷饭”。

比如,郑板桥的竹子非常好看,但若是他所有的竹子全部是一个造型,坚韧挺拔,长在寒风之中,还能得到那么大的认可么?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有的细小,有的粗壮,有的枝叶茂盛,有的根本没有几片叶子。

郑板桥不断地变换造型,让他的竹子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同样道理,齐白石的虾,也是有不同种类的造型。有的像是超写实,非常惟妙惟肖。有的是写意,大片地留白,给观察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相比以上两位画家,下面这位画家却是,一口气画了3幅一样的画,卖了3000万。他就是范曾。

范曾是目前国内大师中的领军人物,他不仅画做得出色,而且书法也是一流的,在业界被称作是“书画一流”。对此,大科学家杨振宁评价他,是书画家,也是文学家,还是一个思想家。用句时髦的话就是“跨界文化名人”。

范曾老师的业务水平是一流的,他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对中国画的发展,可以说是厥功至钜。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他画的三幅几乎一样的画《老子出关图》。

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曾经有“化胡为佛”之说,说的就是老君西出函谷关,度化西方之人。这个故事的现实版就是,老子骑着牛,西出函谷关去秦国。

范曾老师这三幅《老子出关图》,全部描述的是这个故事,而且画中的各个元素,几乎没有改动,现在我们就欣赏一下。

这三幅画,分别是范曾2010年、2015年,2018年完成的。同一个题材,不到10年的时间就重复画三次,而且还卖出3000万的高价。这听起来就像是小编,在一个月写了范曾老师三次,次次都是“豹文”一样,让很多网友感觉非常的不解。

范曾连着画三次《老子出关图》,为何却这么出彩呢?首先在于范曾对老子的刻画惟妙惟肖。老子是什么形象?他塑造出无为而治,一副事不关己的仙风道骨模样。

历史上老子西出函谷关,其实是从东方逃走,去秦国避难的。但是,在画中完全没有任何的沮丧,反而是他骑着牛悠然自得,就像是老神仙一样。

画中老子须发飘飘、衣衫倏然,宛若神仙。可以说,范曾一下子把老子画活了。

其次要惊叹范曾老师精湛的笔法。这三幅画,线条流畅,将画的全部元素都串联起来,没有一点违和感。比如老子的衣服,范曾用工笔画的技巧,简单地勾勒出飘逸自然、仙风道骨,给老子增色不少。

更重要的是,画中的童子为这三幅画增色不少。有美院的专家指出,《老子出关图》中的童子,让人眼前一亮。这三幅画中,童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神情活泼,活力四射。这与老子的仙风道骨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动与一静的配合,让这幅画形成鲜明反差。也让这三幅画价值上升不少!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的,范曾连续画三幅同一题材的画,也让网友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人甚至觉得,他连画三幅《老子出关图》是在流水线上“生产”画,不应该鼓励,对此你怎么看呢?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