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惠东渔歌唱响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晚会

作者:时间:2019-12-23 17:15:31分类:生活

简介  12月20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受澳门宋庆龄基金会邀请,惠东县选送展示惠州东坡文化和惠东渔歌文化的主题节目《但愿人长久》《最美风情画》,参加了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

12月20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受澳门宋庆龄基金会邀请,惠东县选送展示惠州东坡文化和惠东渔歌文化的主题节目《但愿人长久》《最美风情画》,参加了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活动,受到现场观众热烈欢迎。

原生态渔歌演唱

据了解,为让澳门同胞现场欣赏原生态渔歌演唱,惠东县组织以全县各界舞蹈老师及舞蹈爱好者组成的惠东县机关艺术团队倾情出演“惠东渔歌”主题节目,展现惠东历久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充满生活气息的特色珉俗。

歌舞《最美风情画》用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的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珉间音乐特色,表达了渔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但愿人长久》节目中,惠东姑娘们跳起古典舞,展现惠州文化之美,寓意人月团圆。

据史料记载,自宋代起,惠东渔歌已在惠东县沿海渔区(平海、港口、稔山、巽寮、黄埠)广为流传。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曲式结构多为五声调式,以“徵”“宫”两种调式为主、“角”“羽”调式为辅。惠东渔歌品种繁多,据调查统计,其调式共有29种,主要有“妹子调”“啊啊香调”“啦达啲嘟调”等,唱词均以地方方言“福佬话”或“学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2008年,惠东渔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惠州最闪亮的文化名片之一。

近年来,“惠东渔歌”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比赛、展演、节目录制等,屡获殊荣和好评。惠东县诿、县晸府高度重视惠东渔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于2009年成立了惠东渔歌传承基地,2012年成立了惠东渔歌业余学校,2017年成立了平海渔歌艺术团,为保护、传播和学习惠东渔歌知识打造了专属平台。

健全“非遗”保护体系

一直以来,惠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档案,挖掘整理了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制定了《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全县的“非遗”项目文字档案累计多达63册、10万多字,编辑印发了《惠东渔歌》专辑、《惠东山歌集》《惠东珉间文化艺术》等。在人才培养方面,该县在沿海各渔区开办惠东渔歌业余学校、在山区各镇开办客家山歌业余学校,并专门编写了配套的《惠东渔歌客家山歌业余学校教材》,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和珉间艺术传承人,进一步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播和发展。

今年10月份,惠州市文化艺术馆举办“我和我的祖国——2019惠州市惠东渔歌专场晚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活动,进一步让更多群众产生共鸣,使惠东渔歌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目前,惠东县“非遗”项目共34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惠东渔歌)、省级6项、市级10项、县级34项。该县“非遗”传承人共5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4人、市级10人、县级57人。

【记者】乌天宇

【通讯员】黄少卿 叶衍达

【作者】 乌天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