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情绪上来忍不住,吼完孩子就后悔,我该怎么补救?

作者:时间:2024-04-11 11:42:16分类:生活

简介  虽说很多妈妈们都深谙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到不吼骂孩子,希望修炼成为无脾气的神仙妈妈。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凡人啊,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总有憋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比如

虽说很多妈妈们都深谙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到不吼骂孩子,希望修炼成为无脾气的神仙妈妈。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凡人啊,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总有憋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比如给孩子收拾玩具,刚收完床上的,他抱起一箱子玩具,「呼啦」一下全倒地上了。好不容易把地上的收拾完了,他又跑床上,把你刚整理好的玩具铺满整个床......

又比如,希望保护孩子的眼睛,不让孩子靠电视机那么近,他不仅不听,还越靠越近,越说越不听......

一个没忍住,就是一通吼,但是吼完后,看着诿屈巴巴、眼泪汪汪的小朋友,又后悔不已......

于是妈妈们便陷入了「不能吼」-「忍不住吼了」-「好自责」-「不能吼」-「忍不住又吼了」的无限循环之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吼孩子后悔不已的妈妈如何「自救」和「灾后重建」。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吼孩子!

许多父母之所以会忍不住发脾气,是因为把孩子的叛逆和不良行为,当作是对自己教育不当的反映。

家长越认为孩子的叛逆行为和负面情绪是难以接受的、令人失望的,就越会感到沮丧和不安。这种情绪在妈妈的身上则更加明显。

著名的关系心理学家 John Gottman 把这种模式称作「情绪泛滥」(Emotional Flooding)。情绪泛滥可能会导致关系下降,为酝酿的强烈情绪添了把热油,会让人难以进行理智的思考,阻碍了家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情绪的爆发(如对孩子吼叫)。

所以当情绪上来后,什么快乐育儿法,什么不吼不叫温柔育儿,确实都会统统都会抛在脑后,也容易对孩子吼。

但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生气是人情绪中的合理部分,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刻。如果忍不住而爆发了情绪,真的不用过于责备自己。

因为,You are not alone.

如果以上的心理安慰还未能消除妈妈们对「吼叫」的内疚之情,那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吼叫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偶尔科学吼娃也是育儿好方法

首先声明,吼叫的确不是一个最佳的沟通和教育方式,但确实常常有用。

育儿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作者,美国育儿专家 Adele Faber 表示,适当地提高声量并不总是坏的。当家长严肃认真地适当提高音量去描述问题,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发生的问题上面。比如:

我刚刚才拖了厨房的地板,现在又沾上脏脏的脚印了!

但是,当大声吼叫变成人身攻击、贬低、责备的时候,这将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比如:为什么你永远都记不住?你总是做不好!

另外,2016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的研究也得出了科学「吼」孩子也有正面意义。

研究对 284 位妈妈和孩子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妈妈因为孩子行为不当,而对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对孩子影响不大,并且能够帮助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问题。

但如果是对孩子本身表达出厌恶,或把孩子当出气筒而吼叫孩子时,这将影响孩子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

所以,不是每一次的吼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吼叫的关键在于「因什么而吼」和「如何吼」。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每次作妖时,家长都做「好好先生 / 女士」,从不动怒,那么孩子有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犯错的严重性,无法主动更正并承担错误。

也就是说,危机也是契机。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让孩子思考如何解决「墙脏了」该怎么办。或者让他们把墙清理干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的吼叫会让孩子怕我吗?

每次吼完孩子最让妈妈内疚、自责的,估计就是孩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眼泪汪汪。妈妈们免不了要想:我又没忍住!会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啊?

大家放心,一般并不会。

在心理学上,当家长情绪过于激动地吼叫,对孩子造成威胁的时候,孩子会进入一个 F3「Fight-Flight-Freeze」(对抗 - 逃跑 - 僵硬) 的状态。

这是人类多年生存下来的自然反应。就如同我们看到具有威胁性的事物时,大脑会自动评估威胁的场景,并做出对应的「对抗」、「逃跑」或者「僵硬」的反应。

当家长对孩子大声吼叫的时候,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和受到威胁,他们的大脑将会亮起红灯,提示他们赶紧做出适当的反应。胆量大的孩子可能会和家长对抗 (fight) ——吵架;害怕冲突的孩子可能会逃避 (flight) ——跑开;不知道如何反应的孩子,则会在原地僵硬 (freeze) ——不知所措。

如果大脑长期处于 F3 的状态,人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所以,长期、持续地吼孩子,的确对娃的成长无益。

但根据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Jongsma 对「童年创伤」作出的定义,「童年创伤」是指长期遭受精神或者生理上的虐待或者忽视。家庭生活混乱、经常搬迁,或者发生过重大的创伤事件,致使儿童出现适应不良的表现,比如精神恍惚、人格解体、多重人格等。

所以,偶然发生的「吼叫」事件,若不是极其严重,并不会给孩子造成创伤,并且大多数情况下的吼叫可以事后补救。

吼后如何「灾后重建」?这三个步骤不能少吼后如何「灾后重建」?这三个步骤不能少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