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女儿在幼儿园尿湿后不敢告诉老师”:明白这一点,才能打破“尿裤子”魔咒

作者:时间:2024-04-12 18:01:29分类:生活

简介  昨晚,4岁的女儿放学回家,我照例跟她打招呼,可她神情躲闪。我觉得奇怪,就想拉过她仔细询问,可她却哭着不让我靠近,说自己尿裤子了。我安慰她说,没事,换条裤子就行。原以为女儿是放学

昨晚,4岁的女儿放学回家,我照例跟她打招呼,可她神情躲闪。

我觉得奇怪,就想拉过她仔细询问,可她却哭着不让我靠近,说自己尿裤子了。

我安慰她说,没事,换条裤子就行。

原以为女儿是放学后尿急,赶不及才尿湿。可换裤子时才发现,尿湿的裤子竟然快被捂干了!

再看她激烈的抗拒反应,我心下明白了:她是在幼儿园尿湿的,却又一直没敢说啊。

我又心疼又生气,这么冷的天,竟然捂着湿裤子大半天。

尿湿了起码要懂得告诉老师啊,平时在家里好好的,怎么到幼儿园就这么怂了呢?

1

孩子频繁尿裤子,气温要“背锅”

后来,跟妈妈们一讨论,我才发现,被“尿裤子”问题困扰的不止我一个。

大家隔三差五,就会接到电话,急匆匆地去幼儿园送衣服。就连中班的孩子,都会偶尔出现尿湿裤子的情况,小班的孩子就更为严重了。

孩子上半年还适应的挺好,怎么冬天一来,就全“倒退”了呢?

其实,孩子冬天频繁尿裤子,跟气温有很大的关系。

冬天新陈代谢排泄物增加

我们都知道,人体内多余的水分会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

夏天气温高,人的皮肤毛孔是打开的,水分容易散发,尿液就相对比较少。

可是,冬天气温低,孩子活动量有限,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小便次数就会变多。

2、冬天衣服不容易穿脱

天气冷,我们为了给孩子保暖,会给孩子穿很多,里三层外三层。

如果穿的又是比较紧身的款,孩子着急之下,就会来不及脱掉,尿到裤子上。

3、孩子过于兴奋忘记上厕所

幼儿园里一般都安排集体活动,孩子们玩笑打闹,有时候兴奋起来会忘记要尿尿。

等到孩子实在憋不住了,往往来不及报告和上厕所了。

2

尿裤子不是问题,“不敢说”才是

气温低,衣服厚重,或者是偶尔尿急,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成长中需要不断练习和克服的事情。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尿裤子,尿湿后穿着冰凉湿冷的裤子,却强忍着不敢说才是。

孩子为什么宁愿捂着,也不敢开口说呢?

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中,有一幕场景很有趣。

哥哥威廉不小心尿了裤子,可他坐在泳池中不肯起身,面对爸爸的疑问也连连否认。

尽管爸爸耐心引导,可威廉依然犹豫不安,他不想承认尿湿了裤子。

后来,威廉终于吐露心思,原来他担心弟弟会看见,也担心爸爸会伤心。

心理学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就有了自尊心和人格上的羞耻感。

也就是说,他们内心很敏感,会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孩子在幼儿园尿湿了裤子,他们会很容易把它当做羞耻的事情,不愿意告诉老师,或者被同学发现。

特别是,当孩子在认知上认为尿裤子等于犯错,是不应该发生的行为,就会更想要否认和掩盖。

生活中,有许多父母或者老人,平时喜欢用孩子尿床的趣事调侃。比如:

“羞不羞啊,今天有人尿床啦”

“上学的孩子,竟然还会尿床哦”

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其实会让孩子觉得没面子,也会下意识把尿湿当作错误的事情。

如果父母比较严厉,在孩子不小心尿裤子时,严厉呵斥甚至惩罚,不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更会让孩子认为尿裤子是不可原谅的罪过。

所以,当孩子宁愿穿着湿裤子,也不愿开口让老师帮忙换,千万不要着急去指责和斥骂。

因为,他们沉默的背后,隐藏的恰恰是羞耻和害怕。

3

弄清症结,帮孩子打破“尿裤子”魔咒

冬天天气冷,孩子尿湿后,父母难免会心疼着急。

可此时,我们越是平常心对待,就越能弄清症结,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1、淡化处理,用鼓励代替责备

孩子对待尿裤子的反应,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平常心对待,孩子就会认为尿裤子并不羞耻。相反,父母过于严苛,孩子就会觉得自卑而胆怯。

黄磊的小女儿“多妹”有一次尿床后醒来,问爸爸是否知道自己是怎么尿床的。

黄磊用幽默的方式,还原了妹妹的尿床全过程,不但轻松化解了孩子的尴尬,还让妹妹大呼神奇。

孩子在幼儿园尿湿后,我们不用刻意强调结果,而是要帮助孩子“复盘”原因。

比如:“我猜你是玩的太开心,所以忘记去尿了吧?”

或者:“是不是尿急的时候,不好意思去报告老师呀?”

当我们把尿裤子当作和吃饭喝水一样,可以安全讨论的小事,就能消除孩子内心隐藏的恐惧心理。

2、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幼儿园是陌生的环境,老师要同时照顾全班,也并不能时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状态。

所以,无论是需要尿尿,还是需要更换衣物,都要教会孩子勇敢去表达。

我们在家里,可以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有意识训练孩子。比如,陪孩子玩“我要上厕所”的游戏。

首先,父母可以扮作孩子,演绎孩子心里的纠结状态。比如:

“我好想尿尿,可是老师还没下课,好着急啊。”

“糟糕,我不小心尿到裤子了,老师会不会骂我呢,小朋友会不会笑话我呢”

父母不断去演绎这些情绪,然后引导孩子想出解决的办法。

最后,再让孩子自己尝试,勇敢克服心中的情绪小怪兽。

3、训练孩子良好如厕的习惯

孩子由于年龄问题,会出现憋尿的情况,玩的时候没有意识,等到尿急才发现来不及了。

如果孩子在家里也出现这种情况,父母要有意训练孩子良好如厕的习惯。

我们可以利用绘本来加强引导的趣味性,比如绘本《尿尿大冒险》。

书中,从孩子忽然有了奇怪的感觉,到强忍着憋尿,都画出了孩子的心理状态。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憋尿会伤害到身体,提醒孩子有了尿意要及时去厕所。

同时,为了方便穿脱,父母也要注意给孩子穿宽松方便的衣物。

在父母眼中,尿裤子是小事,我们很难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屡屡失误,更难接受他们竟然不敢开口。

可对孩子来说,尿裤子有点难为情,有点羞耻,有点害怕。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他们会感受到挫败,会感受到难堪。可这也是他们正在成长的信号。

作为父母,接纳孩子小小的难堪,保护他们敏感的心思,用一颗平常心去引导,才是给予他们最温柔的爱。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