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不能体罚孩子,但是对采取哪些措施来更好的惩罚孩子,让孩子改正错误,却不是很清楚。本文我们就教大家一些更好的惩罚孩子方式。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犯错的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帮其改正
类型一:因为好奇,探险犯得错
类型二:因为生理原因无法控制犯得错。比如吃饭撒一桌子,喝水把被子弄到
类型三:明知故犯,道德品质或是非观念
第一类错误,是我们应该鼓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优秀的天性,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破坏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陪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可以引导孩子纠正错误,探索世界。
第二类错误,是我们应该宽容的,关键不是罚,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主动想办法避免再一次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只需要每次灌输正确的观念,适当的纠正,这类错误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自己消失了。比如孩子水撒了,那么就让孩子把水擦干净,承担相应的后果
第三类错误,就是我们不能让步的原则性问题,除了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念、培养道德意识,我们家长也要及时反省自己的处世方式和教育方式,有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没有引导孩子遵守社会规范?
我们本文想讨论的惩罚方式主要就是针对第三类错误,再讲具体的惩罚方式前有三点我们要记清楚
1、惩罚的标准
给孩子设定规则,设定明确的惩罚标准。比如制定一个惩罚表格,吐口水,打人,骂人等制定相应的惩罚标准。然后跟孩子一起约定。孩子也可以对爸爸妈妈提要求,然后大家一起签字画押。以后谁犯了错就要相应惩罚。
2、惩罚的方式。
惩罚的方式要注意变化,定期更换。因为当孩子长期受一种惩罚可能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这时候他可能就不在乎这类处罚,所以要适当的更换。
3、循序渐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不要一下指望把孩子所有的毛病都纠正过来,孩子每一点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孩子要真的没有任何毛病,家长觉得可能吗?所以我们在纠正孩子错误时要主次有序,重点纠正孩子的某些突出错误,然后一点点改正。所以需要家长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时总结,及时调整计划,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
具体的惩罚措施
1、惩罚孩子干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比如写字或者写数字,或者几种颜色的豆子放一起捡豆子。这些简单重复的动作,孩子一般没兴趣做,这时候通过惩罚可以强化他某些方面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惩罚孩子学习或干家务之类的,这样容易让孩子把学习或家务跟惩罚联系在一起,影响他们对学习或家务的态度。
2、罚站,关禁闭屋。尤其适合孩子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比如无理取闹,哭闹等。可以让孩子心情平静,又可以让孩子自我反省。
3、剥夺拳利。适合孩子喜欢沉迷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之类的惩罚。剥夺其喜爱东西的拳利,比如看电视超过时间了,睡觉晚了,那么剥夺其相应的看电视时间。
4、戒尺打手等适当的身体惩罚。我们并不反对体罚,但是我们反对那些为发泄家长的情绪,而对孩子进行的惩罚。很多家长打孩子纯粹是因为自己的情绪需要发泄,而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这是我们不赞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惩罚不是目的,教育孩子改正错误才是我们的目的。当我们惩罚完毕,需要跟孩子好好的沟通,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