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每当我读书的时候,老师们经常拿我大伯的故事当范本,可我偏不听,因为我真的就不是读书的材料,我一直心里都那样想的。
可以这样说,我在我们家所有人的眼里,我都是一个笨女孩,因为小时候,我吃得多,长得也高,睡得也好,身材比较胖,自从我后妈给我们生了弟弟后,我天天除了上学以外,就回家做饭,照顾我弟弟,可对于读书这门看似很好的差事,我从来没有在那上面去上心过。
直到后来,快高考了,我那会是在我们镇上的中学读书,因为自己学习不好,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考什么大学,一般在我身边,玩得好的,或者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他们读到了初三后,纷纷考到我们县里或者市里比较好的重点中学去了,有些甚至就是家庭条件好的,或者市里有关系的,也都走了,镇里就剩下一些残羹冷炙的学生,巴巴地守着自己还想在继续待的学校,好好的就读。
当然了,读书都是看个人的造化,而我从来对自己没有什么造化,我爸原来也说过我,他说:”我们家这个孩子啊,我不希望她考多少分,我只希望她可以考专科都行。而且,我怕她连专科都考不上。"
我一直觉得我爸特别英明,他说话也特别的准,很快,我就要高考了,学生们个个不慌不忙,我也是那种特别颓废的人物,属于就是不喜欢自己想干的事情,什么人去逼我我都不愿意,不喜欢去干的那种,我也是一个不想去思考的人,也就那样,我在高中三年,就白白浪费了那些个看似本该就很珍惜的岁月,就那样恍惚错过了。
可是,现在已经十二年了,我还记得参加高考那天,我们镇上的学校,在当时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考试实施设备都并不要好,就没有安排高考的场地,于是,高三的同学们都被安排在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去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