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当中,两人基本没搭过一句话。不仅仅在外面,在家亦是如此。
“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呢?”阿英认为,两人无话可说,想想一年里也没说过几句话。
妻子老家生子丈夫又找了一个
追溯这个畸形大家庭形成的起因,源自15年前。
那时,阿英22岁,来自重庆的她在一家服装厂做质检员。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和服装厂有些业务往来的阿生。“他人很好,长得也很帅。”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同龄的阿生老家在陆丰乡下,家里贫困,很早便出来闯荡。
相处一年后,两人回老家结婚。双方坦承,两人没有拿结婚证,邀请亲朋好友简单地摆了几桌酒。
但就在阿英回阿生老家生小孩那会儿,在深圳,阿生和阿君好上了。其实,阿英认识阿君。与阿生谈恋爱那会,阿生经常带她去香蜜湖一个朋友家玩——阿君和父母,以及阿生的朋友合租一起。“我回陆丰生小孩了,老公退掉租的房子,搬到他朋友那住了。”正是那会儿,因为合租,阿君和阿生产生感情,再后来,阿君也怀上了阿生的孩子,回陆丰找到阿生家,要求住进来。阿君态度强硬,阿英也无可奈何,就这样先在陆丰乡下开始了两女共一夫的家庭生活。
生活平淡过着。阿生在深圳,经常回老家。两个女人都在摆摊卖衣服。两人回忆,刚开始经常吵架,吵多了也就懒得吵了。吵来吵去就是那几句,没意思。
对于第三者的介入,阿英总结是因自己过于软弱,使得对方得寸进尺鸠占鹊巢。
约1998年,三人开始了在深圳的同居生活。阿英两个儿子,阿君两女一儿,八口人的大家庭格局基本形成。阿英摆摊卖衣服时,阿君在卖水果。后者说,并不是她故意找茬非要和对方在一起做生意,是因为水果生意不好做,商场门口人流集中,卖衣服相对赚钱,所以她把摊子摆在对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