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就导致了老高的拧巴。

他既想"与珉同乐",但又没办法放下自己当班长的"管理者包袱",以至于天天把"我想当班长"挂嘴边上。
试想一下老高的人设,抠门、打官腔、等级观念森严......以上种种人设不管放在哪里都不讨喜,一不留神还有可能被骂上热搜。
看起来这个角色并不讨喜,但《炊事班的故事》妙处正在于此。它没有抛弃任何一个不完美的人,反而让他们一边成长,一边学会自我和解。
三部情景剧过后,曾经那个讨人嫌的老高,肉眼可见地平和了起来。
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自己的"天命":永远的小人物,以至于剧情演到老高被调到其他地方工作后,六缺一的帅胡和小毛还忍不住说起了他的好话。
老高的起起落落,是尚敬安排在故事之外的巧思。一个人可以讨厌,也可以龟毛,但不能永远不去成长。
为什么说《炊事班的故事》离我们又近又远呢?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炊事班不会抛弃不完美的人,会放慢脚步等他成长。
但事实是什么呢?一位前辈告诉我,提拔和晋升从不等人,你不行了自然有一百个人等着上位。
这么一看,《炊事班的故事》还是太乌托邦了。
因为它用人和人之间最纯粹的包容,极大地消解了现实里的揣测和算计,就像第三部第二十九集的故事一样。
当时炊事班的死对头一班长春风得意,好不容易等来了女友甜甜前来探亲,不料甜甜的旅行袋和小毛的搞混了,里面的定情信物玉坠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