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安排下,蒋长青学长如愿以偿,与恩师、应用光学专家陈星旦院士见面,学校请来了老学长的同学一起参加。老学长见到恩师后非常激动,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向恩师汇报了自己毕业后50多年来的工作和科研情况,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肖夏告诉记者,这次接待老学长,让她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精神洗礼,“老一代学长身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境界,是我们年轻人所缺少的,我们非常敬佩和感动”。
一位网友说:“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找不到蒋长青老人的信息,我确认蒋老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那一类可敬的科学家!”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为学校第一任院长。作为“兵工七子”高校之一,建校60年来,学校为祖国兵器工业培养输送了16万名优秀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兵器科技的创新发展。(陈帆波)
■短评
校庆要“庆”什么
近段时间,全国不少高校正在或将要举办校庆活动。长春理工大学校庆活动上蒋长青老学长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
大学举办校庆,意义在于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办学历程中积淀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加以展示和弘扬;在于为广大校友、师生提供一个相聚和交流的平台,增进学校凝聚力;在于向社会展示多年来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学校声誉。这些骄人成就和精神塑造,是由广大校友共同创造,并由代代学子薪火相传。
蒋长青毕业50多年来,为了祖国和人珉,在大山里隐姓埋名、艰苦奋斗,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祖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却是隐姓埋名的人”。如今,虽已年逾八旬、白发苍苍,但他对母校的深情、对师长的感恩、对祖国的赤诚,通过校庆返校时简单的举动和朴实的话语,依然激荡着我们的内心,令人感佩。
对大学来说,校庆要庆祝的,不是年岁,不是各种繁花盛宴的活动,而是母校的情谊与精神,是像蒋长青这样让母校为之骄傲的校友。将这种精神在教书育人中发扬光大,才是大学追求的价值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