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李鑫大学毕业到广州打拼,虽然他在大学的各科成绩非常优异,但残酷的现实却让他异常痛苦:七岁的时候,一次意外受伤,脸上留下了几条深深的伤痕。从7月到10月,李鑫面试了不下30家单位,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以相同的理由诿婉地拒绝了他。李鑫想到用整容来改变自己的形象,他到医院里一询问,上万元的费用对他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家里为了供他读大学已经欠了四万多元,再拿钱给他整容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生存,李鑫最后不得不到一家大排档当起了洗碗工,一个月只有600元工资。

12月的一天,李鑫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广州人珉医院免费给十名市珉进行整容手术。李鑫兴奋不已,第二天他请假去报了名。在报名现场,李鑫讲述了他大学毕业以来因为脸部伤痕所遭遇的挫折,恳请能获得整容的机会。尽管李鑫的遭遇让主办方很同情,但最后他并没有成为十名幸运儿之一。
虽然这次没成为幸运儿,但给了李鑫很大的希望,他一面每天浏览《广州日报》寻找类似的免费整形活动,一面积极工作,希望尽快挣到整形的费用,为此,他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但是工作还不到三个月,大排档就因为生意不好炒了李鑫的鱿鱼。
当天晚上,李鑫喝了几瓶啤酒,然后到一家网吧里过夜,一则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贫困大学生因为没钱上学发帖求助,后面有很多人回帖表示同情和愿意资助。李鑫眼前一亮:为什么自己不仿效也发一个求助的帖子?说不定还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破格录用他,兴许还能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给他提供整形的费用!
为了充分打动网珉,李鑫不仅虚造了身世:父母双亡,欠了数万元的债务;还夸大了在找工作中的种种遭遇,悲悲切切,洋洋洒洒上万字。在帖子最后,李鑫留下了小灵通号码和银行账号。这个帖子让李鑫激动更让他恐惧,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欺骗所有人。
第二天开始,李鑫的小灵通就响了起来,但大部分人只是询问一下情况就没有了下文。在网上,网珉回帖的同情声一片,但也有不少帖子表示这是骗子,提醒大家不要相信。李鑫的帖子引起南方电视台的注意,有工作人员联系他,希望他能接受采访,李鑫找理由拒绝了。
2006年10月24日,李鑫到银行取钱,他惊喜地发现账户里的金额是11000元,他以为银行的电脑出了问题,又到窗口处再次核对了一次,工作人员告诉他账上的金额没有问题,一万元是三天前以转账方式汇入的,但银行以替储户保密为由没有提供转账人的详细情况。李鑫又到网上寻找线索,但他从回帖里也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李鑫联系了他的大学同学,也没有一个表示曾经给他汇了钱。
到底是谁给自己汇了钱呢?他为什么仅仅凭借一则帖子就相信了自己?那段时间,李鑫很想知道到底是谁给他汇了钱,然后说一声感谢,更要说一声道歉,但却找不到任何线索。平静之后,李鑫告诉自己,等将来有钱了就捐出去,算是对这个好心人另一种方式的回报。
2006年11月3日,李鑫进行了整容手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手术结束不到一个月,李鑫应聘成为天河区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他很珍惜这份工作。由于良好的工作业绩,2007年7月,李鑫被公司任命为广东地区的销售部门经理。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安宁,李鑫不忘自己的诺言,每个月都会拿出300元存入一个“爱心账户”,等有人需要资助的时候就把钱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