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和外国人做的真实感受 和外国人做的真实经历

作者:时间:2020-08-01 21:17:28分类:情感

简介    老外的太大了,我受不了老外干的很舒服和老外的真实经历口述/图文无关  曾经,我有一个难言之隐。  在美企工作多年,遇到老外来电,却总是紧张得要死,说得最溜的一句话,是&l

  老外的太大了,我受不了老外干的很舒服和老外的真实经历口述/图文无关

  曾经,我有一个难言之隐。

  在美企工作多年,遇到老外来电,却总是紧张得要死,说得最溜的一句话,是“能不能请你留下邮箱,我一会儿给你发邮件?”或者“我需要把你的电话转给别的同事。请稍等~”

  挂上电话,恨不得手心里都是汗。心里很是鄙视自己,却不去为未来可能接到的电话做任何努力和改变。每当有人问起,“你英语一定很好吧?”只能讪讪地说,“还行”,又为自己的厚脸皮脸红。

  这一个难言之隐,在踏上美国海关的那一刻,神奇治愈。

  因为,没有了后路。

  对方不会因为你听不懂允许你现发邮件,自己也不可能再去找别的同事求助。于是放松下来,反倒每一个词都听得无比清晰,也知道如何回应。

  还记得入关前,如果身上携带的美元超过一定数额,需要填写FinCEN表格申报,老外问了一句,“是你身上带了超额的美金还是他?”指了指牛牛爸爸,我只回了一个词“Both”。

  顺利通关。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快乐的Chinglish生活。

  笑来老师总结了掌握一门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

  认识字母

  认识音标

  会查字典

  懂基本语法

  会查语法书

  会用Google搜索引擎

  这些,都没错,不过,对于口语而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勇敢开口。相信我,老外真的能听懂我们说的,就像老外跟我们说中文,说得再烂咱也能通过猜测和肢体语言蒙个八九不离十一样。

  语言的本质,在于沟通和交流。

  能够流利地运用对方的语言跟对方沟通,固然是加分项。不过窃以为,比起用词的流畅,思考的深度才是更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那么,我们应该止步于Chinglish吗?当然不。(好后悔现在才意识到)

  记得有个留学生,毕业以后住在一对美国人家里,在我看来,她的英语已经足够好了,可是,她却还总是主动寻求对方的帮助和反馈,请他们在自己用法不当时,及时纠正自己,就这样,她的英语更上了一个台阶。

  有一次跟那个老头聊天,说Echo的英语在中国留学生中是很不错的了,他点头,说“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再进步。”

  我自己呢?不确定一个用法去问他们对不对的时候,老头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Youcanifyouwant.”

  潜台词是啥就不用说了吧,而我,却傻傻地坚持说自己的Chinglish,放过了刻意练习的机会。

  假如上天还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告诉那时候的自己:

  刻意练习

  老外干的很舒服和老外的真实经历口述老外的太大了,我受不了/图文无关

  教老外学中文。当年我刚毕业回国的时候,我闺蜜跟我说她的大学里有一个对外汉语社团,专门教老外学中文。可社团里的人都不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我问她,那怎么教?她的回答很精辟:你从小到大怎么学习语文的,就怎么教他们。我想着貌似挺好玩儿的要不也去找一个学生教一下?可我不会教中文呀,他们凭什么找我教呢?怀着巨大的责任心,我去考了一个对外汉语国际高级教师证书(貌似是这个名称,简称IPA),考试加培训花了些钱。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其实根本不需要。当时培训机构可以免费为考出证书的童鞋们提供兼职教老外中文的工作,培训机构抽取70%的佣金,剩下的归上课的老师。而我因为考完试以后要开始正式上班就没有申请这份兼职工作。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