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说,她是全职妈妈,孩子一个6岁,一个3岁。今年先生去外地工作,自己也想找份工作,纠结的是,在家附近找,还是去外地发展,把孩子抛给公婆?
很多人,尤其女性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惑,家庭妇女要以带孩子为主,还是以夫妻共同赚钱养家为主呢?!
本期易友信箱针对这一问题以及家庭教育的诸多利害关系,结合曾教授的观点,给予分析、建议,希望对易友有所帮助。
01
教养子女是母亲最高的天职
《易经·系辞》中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代表男人,丈夫;坤代表女人,妻子。男人和女人或者说丈夫和妻子,各有不同的价值和使命,所以就会有乾道和坤道的分别。
我们不讲男女平等,我们讲的是男女各有分工。
孔子讲君君臣臣,是说为君的要尽到为君的责任,为臣的要坚守为臣的岗位,叫作各守其分,各尽其职,我想这就是做人的意义吧。
同样,孔子在《礼运·大同篇》讲得很清楚:男有分,女有归。一个社会要和谐,人群要幸福,这两句话非常重要。
男有分,女有归,可见对男女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男有分,就是男人要尽责任,不仅是对社会,更是对家庭。
而女性的责任就是用六,利用贞。就是女性要记住自己一辈子只嫁一个丈夫,跟了这个男人,不能够随随便便跟其他男的发生性关系,所以婚前要慎重。
而对于乾是男,坤是女,乾坤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要生下子女。
老实讲,没有子女的家不叫家。有了子女以后,教养子女则是母亲最高的天职。
我们要明白,男女同拳而不同质,父母双方同样拥有对子女的教养拳,却由于男女有别,各有各的特质,所以表现出不同的角色扮演。
男女同拳不同质,男女最大的不同,便是只有女性才会生育儿女。这种不同的质,对于女性的职业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不能够有性别歧视,却无法改变性别差异的实际情况。男女有别并不是性别歧视,男女平等也不表示男女同质。
无论如何,在教养子女方面,母亲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比父亲多,自古至今,母亲会比父亲花更长时间与子女相处。
同样,在子女心中,母亲的伟大也远远超越了父亲。因此可以说,教养子女是母亲最高的天赋。
02
为何女性更难以平衡家庭事业
在信息越加发达的今天,我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严重,甚至忽略了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性,在西方人眼中,人群社会最小的单位是个人,但对我们中华珉族而言,人群社会最小的单位是家庭。
因为西方的一分为二是以二为中心,中国家庭要有夫有妻才算家庭,只要分开,剩下一个,就不算家庭。
想想当今社会,乾坤混乱,男人很多娘娘腔,女人过于追求事业而忽略家庭,很多不婚主义,大都是受西方思想的干扰,太重视分,重视独立个体所导致的。
西方家庭以一对开始,以一对终了,子女长大成人即分家,中国家庭以一对开始一大家庭终了,祖父母亡故才分家。
我们讲究三代同堂,子女有孝敬父母长辈的义务。三代人相互照顾,大家都得到好处,彼此更多约束,对家人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