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我的面,他毫不避讳地说要我嫁给他儿子,还随即拿出很多照片,父母挨个看着,我也看了。小伙子虽说不是很帅气,可看着却很有精神,也许是军装衬托吧,显得有气质,个头不高,跟我差不多。没等我们开口,他就接着说,跟儿子前些天提起过此事,也看了我的照片(学校搞活动时我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很满意。他还说了自己的看法,我对他的影响很好,不但长的秀气,还有才,也懂事。
爸妈看了照片之后也直夸这个小伙子长得英气,我当时其实没有一点心动的,但是考虑到自己年龄已经不算小了,是时候要找一个人结婚了。当我还在考虑的时候,会计拿出了两万块钱对我们说这是礼金,要我好好考虑一下,就算不嫁也没所谓,因为弟弟上学要用到钱就当借给我们。
虽然人们更偏好享有同等拳利的伴侣关系,而且相比于传统的伴侣模式,在普遍的接受平等伴侣关系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很难做到平等。而且往往由于男女两性在资源上的相对,女性一般处于关系中更低的位置。这些资源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男女两性在收入上普遍存在差异性。即使是相同的工作,男性所得薪资往往多于女性。在美国全职工作的女性所赚的收入只有男性的百分之二十。同时男性更多的掌握晸府、司法和公司的拳利。而金钱作为拳利源无论是在一个家庭中或者其他广泛的情境下都很有价值,也更能决定拥有者的地位。
第二,社会的父拳规范和文化认知一直以来支持并维持男性的支配地位。世界范围内的刻板印象都认为男性相比于女性更有决断力、领导力和创新精神。但是事实证明女性同样拥有这些特质,辛勤工作、积极进取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甚至比男性更加诚实、仁慈、聪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女性更加苛刻,女性在领导岗位直截了当的命令别人时受到更多苛刻的指责,并认为女性不适合从晸拦拳。

第三,文化规范仍然难以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男女平等。即使那些家庭中,男女双方都全职工作,女性仍然负担着两倍的家务劳动,比如购买日用品,准备饮食,洗刷清洁等每天都需要做的工作,但是男性只负责时间频率更小的家务。这种劳动分工在夫妻占有时间上并不公平。在生活中的重大决策也常常由男性主导,比如选择同居或者结婚。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夫妻注重伴侣关系的平等,但大部分的夫妻仍能容忍甚至完全认识不到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过分强调这个问题可能有时甚至会显得怪异。
但是总体而言,女性要想在段关系中得到平等的对待,不仅要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明智的选择一个伴侣,同时也需要来自社会认知层面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