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那个总能给我动力的梁言不见了,他变得无为、贪婪而消极。就像一个暴发户,恶补般地挥霍着金钱,觉得自己以前的自我奋斗真是傻透了。他不再关心任何新闻,也懒得再经营人脉,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他母亲带着各种营养品来看我,小心地劝慰:“以后一定要小心,如果造成习惯性流产,后果是很严重的。”我才知道,梁言为了跟家里要钱,居然编出了我流产的谎言。
那次,我们爆发发了激烈的争吵。我觉得啃老让他头脑退化,父母留的万千家产都不如自己奋斗来得稳固长久,但梁言听不进去,他强调自己前半生如何被穷养,是时候享受生活了……
此后,我们之间的战争不断升级,梁言愿意为我买2万元的包,却因为我报名在职研究生火冒三丈。他今天说要开饭店,明天又要跟朋友合伙进军旅游业,可一天天过去,他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就是嘲笑我的上进。
他总是以各种理由跟母亲要钱,屡试不爽之后,他更是死心踏地地做寄生虫。
又一次,他定好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要我和他一起去云南。我拒绝了,他一个人走了。随后,他将与一个女孩的亲密合影发给我,威胁我说:“你若不来,这样的女孩一抓一大把。”
他像一个不曾吃过糖果的孩子,渐渐地在啃老中迷失。吵过,闹过,最后,我们还是散了。他嘲笑我不懂得享受生活,我也无法忍受他不劳而获、恃富而骄的样子。
很多人不能理解我的选择,说我“天生穷命”,但我不后悔,我还是从前的我,相信靠自己的双手换来的生活才是真正地活过。29年前,一个刚到惠普公司上班没多久的小伙子,要负责策划一个大型的活动。在策划过程中,他碰到了一个难题,一时不知道如何解决。小伙子就带着难题找到他的上司,问他怎么办。上司头都没抬就反问小伙子:“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小伙子回答说:“我正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办才来问您的。”
上司的语气很生硬:“那你就想好了怎么办再来找我吧。”
小伙子非常抵触,气呼呼地走了。他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你比我早进惠普几年,这样的问题你肯定知道怎么处理,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何必要为难我呢?”
看到求助无门,小伙子回到岗位后就绞尽脑汁自己想办法。最后,他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第二天,他把这个方案说给上司听,然后问可不可行。上司聽完却问小伙子:“就想出这一个方案吗?再回去想,想出了两三个再回来找我。”
小伙子一听,蒙了。不过,这次他的抵触情绪不再那么强烈。他回到岗位又开始冥思苦想,然后又想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第三天,小伙子整理汇总了三种方案,再次提交给上司。上司看完后,帮小伙子一一分析了每种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最后,上司丢给小伙子一句话:“选用哪一个,你看着办。”
小伙子满怀感激。那一次,他策划的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这个小伙子就是曾任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苹果电脑公司中国区市场总监,现任北京洋为中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的高建华。
看起来那位上司一点忙也没帮到高建华,可实际上呢?上司通过质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用“拒绝”的方式激发高建华自己思考。这种方式,远比直接告诉高建华怎么办要好得多,因为高建华获得了成长,变得独立。因此,高建华说:“当初上司的那一句‘你认为应该怎么办’让我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