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不敢埋怨,抱怨有什么用,不还是得继续好好活。
生活向来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人,日子很苦,但也是慢慢熬出来了。
时至今日,这件事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了,陈佳把一家老小都照顾得很好。
八年了,陈佳也谈过恋爱,当然到最后两个人还是分开了。
儿子也十岁了,反正日子虽然没多好,但也是慢慢的在变好。
陈佳说:“夫妻之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他们之前也是经常吵架,可是当自己回过头来想,吵什么啊,哪有什么大事。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应该好好珍惜,珍惜能用手握住的时光。”
当单亲妈妈八年,陈佳越来越坚强,她也不过35岁,以后的生活应该会越来越好。
采访结束后,刘琦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信息:“我已经找到了我的那个好男人,已经交往了一年。因为比我小15岁,所以暂时没有公开,只有我的父母和我们身边极少的朋友知道。”
甩着利落短发的刘琦是此次被采访的四位离异单亲妈妈之一。今年41岁的她,眼角已有藏不住的皱纹,头发两侧可见被剃光后长出来的新发。在商务人士聚集的嘈杂咖啡馆,她不介意当场撩起衣服的一角,展示那一整圈因时间而稍显褪色的纹身。“最近都胖了”,她也不吝啬说话的间隙总有不设防的笑容。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当今中国,像刘琦一样的单身母亲每年都在增加,但增加的数量并没有可靠的数据给予支撑。不可否认的是,远观那些因此而出现的公益组织,便可见其巨大的需求。这需求一方面或许来自于需要寻找“同类”的天性,另一方面,则是十分实际的问题——许多单亲妈妈都或多或少有着心理疏导的需求,而经历相仿的群体,则可以让她们在看到别人的同时回观自身。
抛开客观的社会歧视不谈,很多女性也许很难从以往经历的沼泽之中挣扎出来。但也有很多女性做到了,像现在的刘琦这样。新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也许它并不是个结局,而只是个开始。
“被抛弃的那种感觉可能是母亲自己的,不是孩子的”
“刚离婚的时候有点‘被害者心态’的感觉。”李菲回忆起一年多前的那场离婚,仍旧觉得费解。
2008年,李菲独自来到欧洲留学。在那里边打工边读艺术专业的李生下了女儿一年多后,丈夫却突然“离家出走”了。其原因,在李菲今日的猜测下,可能是因为“承担不了孩子的事情”。崩溃的情绪,让李菲酗酒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的思维由此变慢,于是停止酗酒。而后她继续打工赚钱,以支付每月高额的房租。
然而李菲的焦虑直到现在才渐渐平息。回想刚得知怀孕时候的自己,那时“会有害怕,会担心,会考虑要不要这个孩子。”孩子父亲的坚持,与她自己的家庭观念使她做出留下孩子的决定。然而婚后与当时的丈夫“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的相处状态,加之作为“新手妈妈”没有信心照顾好小孩子,李菲果断把女儿送回了国内,由自己的父母照顾,直到现在。
李菲说,周末如果自己闲下来会觉得愧对孩子,因为毕竟没有陪在她的身边。于是她尽可能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现在,她每一、两个月就回到老家看看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