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相对容易一些,其实大家也能看出来,平时外卖员都是跑着的,快递员相对悠闲一些,拉个框子慢慢送。
分拣最简单,工资也最低,我专门联系了下我在北京马驹桥的分拣包工头,他跟我说9月4日实时工价是18块每小时,有很多女孩,毕竟她们干不了外卖。基本都是零工,天天去网上招聘,每天早上来一百多个,其中一些笨手笨脚干不了,被监工一顿骂给骂走了,剩下的第二天大部分也不来了,又得重新招。
大家不要觉得18块少,北京基本上是整个北方的天花板,北京周边还有那种群租房,一个屋里放好几个上下铺,你可以租一个铺位,刚问了下一家,那玩意也是浮动价格,今天的价格是20,一个月600,不过他们经常工作地点变来变去,所以住的地方也变来变去,通州那边还有个人珉广场,那附近一晚10块,条件又差了很多。当然了,北方冬天会高一些,因为太冷了,到了冬天很多人受不了跑南方去了,北京人力会紧缺,推高了单价。放一张马驹桥吧:
多说一句女性体力劳动者,她们真的是非常艰难,比如在大城市里吸收就业最多的保洁行业,哪怕在一线,超过一半的人没超过三千块,真是惨不忍睹。
2
那篇文章里还提到一件事,说是那个某团自从上市以来一直在赔钱,商家也在一茬茬倒闭,快递也苦的不行,那钱到底谁赚了?
其实这个大家随便找个财报,就能看到,某团在外卖这块是赚钱的,他们赔钱的领域主要是新业务,比如研发什么的,这些年开支特别大。这又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做外卖的,平时都研发些啥?
其实研发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发本身。
突然想起来一个事。大家知道前段时间那个故事吧,父亲通过辛辛苦苦送外卖,把孩子培养出来,然后孩子也和父亲一起送外卖了。
这个故事悲剧的一个隐喻就在于,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高端研发相关的岗位,那大学生毕业之后,你在大学学的那些知识,是没有任何用的,也不会有人会雇佣。学到的知识没啥用,找不到对应的工作,可不就得去送外卖嘛。这种事已经在大规模发生了。
为啥说这事呢,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瞎折腾一些扩张型项目,每年都招一堆人进来然后把钱花光了,其中只有一部分项目能盈利,绝大部分项目最后发现真不行,不了了之了。
这是看着挺扯淡,但客观上确实每年都要消化不少大学生。如果互联网公司不烧钱搞这些非主流项目,看着好像省钱了,问题是大学生的岗位也省出来了。这两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多大,大家应该也知道,今年毕业的一千万大学生还没消化完,明年毕业的大学生9月1日回到大学也要开始找工作了。
所以说如果互联网公司停了研发,现在极少数几个能开出高薪的工作岗位也没了。
至于饭店等商家倒闭的事,一个常识是,不管有没有互联网,一条街上的商铺,三年后能活下来10%就不错了。
这不是啥互联网迫害实体,就是铁一样的市场规律,那些商铺不是跟互联网竞争,他们是和自己的同行竞争。而且大家知道,餐饮业是个极其惨烈的行业,门槛太低了,毕竟大家一想到创业,基本第一反应都是“开饭店”,下一个反应就是“咖啡店”,这种情况下,恶性竞争可不是互相往死里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