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封建制度自周朝开始,而在这之前的奴隶社会并没有系统的礼制框架,男女关系相对原始,这在周公看来没有纲常的社会和野蛮的野兽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在周公的礼制中,未成婚的男女授受不亲,不仅不可以共枕而睡,而且不可以有过于亲密的举动,女子更是要恪守自己的本分。只有在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后,男女经过一定的成亲礼制后,方可同席共枕,行男女之事,延绵子嗣。

为此周公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结亲之礼,也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敦伦,通过这七个礼制的步骤,男女方可成亲,直至现如今,步骤虽有所简化,但大体的框架和重要的节点仍被我们所采用。
这七个礼制的步骤中的敦伦就是我们所说的入洞房,男女双方在完成一切的婚前礼仪后,就可以回房间共享巫山云雨,由此人们慢慢的将成婚的一整套礼制用“周公之礼”代称,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与珉间的演变中,周公之礼也便成为了男女之欢的代名词。
再来看“春宵一刻”,这是出自苏轼的《春宵》一诗中“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位少陵野老想要通过这首诗告诉人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珍惜眼前美好的事物。
可随着后人的传颂,人们觉着春天的夜晚尤为难得,正如男欢女爱之夜,美好而又短暂,所以春宵一刻以便慢慢代指了男女之欢。
说起苏轼,我们再来看看他另一首演变成男欢女爱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
据说一次苏轼应邀参加老朋友张先的纳妾之宴,宴席上80岁的张先为娶到18岁小妾而兴奋不已,于是当场吟诗一首“与卿颠倒本同庚,中间只隔一花甲”,诗词作罢,大家便看向了在文坛界久负盛名的苏轼,于是张先并邀请苏轼为自己的喜事赋诗一首。
于是便有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引得大家拍手称赞,细细想一下,是不是感觉苏轼这老人家也是位“老司机”。

不过要说用诗句表现男女之情,面对南唐后主李煜,苏轼也只能谦卑的说自己是“新手上路”。
«——【·情爱诗王·】——»
南唐后主李煜是位亡国皇帝,他的诗句中有对前半生享受皇帝之乐的描写,也有对后半生亡国之恨的悲伤,其实很多诗句并不仅是描写男女之事,只不过词句的意境太过美艳,于是很多词句传到后世便成了描写男女之欢的代名词,更是被网友们称为“情爱诗王”。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这句词是在南昌鼎盛时期,李煜所作,描写了身为皇帝的李煜在后宫欣赏大型舞会表演的情景,而后的描写是他看到了美女们整齐入列的情景,想起了浩浩荡荡的南唐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