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公子欢喜的《思凡》和《纨绔》,觉得她写的小说和我之前看过的感觉都不一样……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一下,从初二的时候看的小说,现在马上进入高三了(说来也是惭悔),公子带我入世,入耽美小说的门,公子欢喜的文我差不多都看过一遍,喜欢的肯定是要几刷的,公子的文我是从艳鬼开始入手的,初二的小朋友,当时怎么可能看得懂这些,就是觉得这个人的文笔写得温温润润的,没有攻击感,让人想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咳咳,正式了 《艳鬼》地府之主空华与艳鬼桑陌的孽恋情仇,桑陌前世深爱着四皇子则昀,前世爱不得,今世舍不得,上辈子为了则昀受尽苦楚,可是那人却不是讲真心赋予自己,最近自尽而死,变为艳鬼,后偷去楚国史册,受剐型,而则昀的今世空华为找寻刑天(一武器,挺厉害的这玩意)遇上桑陌,空华历劫,记忆已经忘掉,而桑陌却迟迟从记忆中走不出来。剧情梗概就开个篇,但是真的还是要自己去看(我就是自己也回顾回顾剧情来着)单说内容,体裁新颖,超适合新手看,逻辑思维刚开始要梳理一下,不过看着看着就明白了,最后是hd结尾的,算是给我们撒把糖,中间剧情紧凑,文笔细腻,感觉不到卡顿,以及出戏,选了这本肯定不会出错,就怕你没选,当时给我看得,在晚上被窝熬夜,枕巾打湿一大片,又不敢出去拿纸,就着枕巾使劲抽,可劲虐,不是那种大起大浮让你隔应不了的,是那种温水煮青蛙稳稳的虐,总觉得看完了舍不得,放不下。当然,公子的每一本小说都有点这样的感觉,文笔细腻,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的特别到位,情节的烘托和代入感特别强,就事论事,虽然公子带我入门,但这几年,看的耽美小说大大小小的类型都差不多有涉及过,公子描写的细节,人物形象(特别是受的)在古风耽美圈我觉得就算是排的上号的,别说因为我是公子带进的门就偏袒,大风刮过,p大这些古风大神的文我也都看过,各有各的好处,但正所谓一千个莎士比亚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看的就是是否对胃口,公子写法上偏古风一点,写得文段确实有很多很有古风气息,让人就像卤蛋的孤女怨香水一样,冷冽,让人回味,不停的在你的心里敲钟一样,让人想一读在读,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写进人心里的平常话一般 总结一点,框架其实写得不够大,确实比p大写框架弱一些,但文笔朴实,温暖,大部分文都走的小虐小虐的风范,让人读起来会很安静,但结局总是圆满的 好了,今天有点晚,就只想到艳鬼的了公子欢喜古风文《艳鬼》《纨绔》《眉眼如画》《思凡》《报恩记》这个算是一系列,有一些人会客串,有点玄幻的 还有就是古代王朝的那种《庸君》《贺新郎》《微臣》《旧人》《新欢》(这个当时特别喜欢,看了很多遍)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古风的小短篇有一个叫竹报平安,特别温馨觉得现代的《那些风花雪月》《不正当关系》,现代代入感会更强,风花雪月就像是学生时代的爱情,像一杯梅子酒,总是酸酸甜甜的,喝完都是笑着的,不正当关系就是两个普通的职业,普通的人,感觉我们随便出个街都能碰的人,普普通通的爱情,但是却让人能够看到他们的特有的温柔看过公子的文,就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温柔,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人,会有浅浅的笑容,会用温柔的目光看待整个世界的那种姐姐的感觉 呼,差不多,让你们感受一下公子文笔
平生不会相似,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你不曾有真心,我不曾有真心。你我皆不会相思,那么,谁会了相思?又是谁害了相思?——《纨绔》/《风流劫》
庸脂俗粉算得了什么?狐王才是真绝色。——《纨绔》/《风流劫》有些事,不是真心就莫要去讨别人的真心。——《纨绔》/《风流劫》
终有一日,你我各结亲,一妻二妾三四儿女,五六年间,沧海桑田,历历过往七八皆成旧梦,剩余二三不过年少轻狂,老来相忆,空作笑谈。——《贺新郎》
纵使人非物也非,故土总是故土,孤燕归巢,倦鸟投林,能缝补起一身伤痕的地方也唯有故乡家园而已。——《思凡》
则昕是我的求不得,而你,与我二人一命的你,却是我的舍不得。求不得,不过痛彻心扉,焦虑难安。舍不得,若硬舍去,便是失魂落魄,不惜性命。——《艳鬼》愧疚才是那把最锋利的刀。——《艳鬼》我怎么总是妄想着得不到的东西呢?——《艳鬼》
世间总有千般万般求不得,平平淡淡过一辈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纨绔》/《风流劫》
有些事,不是真心就莫要去讨别人的真心。——《纨绔》/《风流劫》
一无所有的日子,什么都渴望,待拥有所有的时候,才发觉,什么都抵不上那段一无所有的时光。——《艳鬼》最后说一句,公子的书错不了,推荐先看小甜小甜的
突然心血来潮在知乎上搜了一下公子欢喜,没想到真的有这种问题,就想回答一下。算起来从接触耽美到现在,从初一到大一,也有6年了,喜欢公子欢喜也有6年了。怎么说呢,公子欢喜的文笔没话可说的(我相信看过的不会有人反驳)公子欢喜的作品我都看完了,很多买了个人志,文荒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能静下心把公子欢喜的书看完的,我觉得至少也是一个比较细腻的人。文风细腻的耽美作家其实很多,但我觉得公子欢喜的特殊之处就是细节处理的完美性、人物角度描写的完整性,恰到好处的温润,不会用力过猛。感觉跟欢喜大大本身的个性很像,温温柔柔不争不抢。作品透露着一股一气呵成的流畅和点到为止的细腻。就是很可惜大大退圈太早,很遗憾不能让更多圈内新人了解。总感觉耽美圈内现在都是快餐式的快穿,鱼龙混杂的同人,这种蕴藉的作品很少有了。
只说感受,初一看了他的纨绔,第一本入坑作,高考完看了他的那些风花雪月,这期间的六年看了很多其他人的优秀作品,但是看完风花雪月以后,我真的仰天长叹,这才是我想看的。他的作品就给人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虐的时候没有太多刻意虐的文字,只淡淡写过,却让人觉得淡淡的难过与惆怅之后是撕心裂肺的痛。他的故事虽说都是he,但就算看完了,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却总觉得遗憾,遗憾故事的悲惨。总之就是能让人看了就记住很多年的。
说起来,比起她的古风我更偏爱她的现代文。
为什么?
比较轻松、有烟火气吧,酸酸甜甜的青春纪事,意趣丛生的都市恋情,写出了令人向往的生活。
文字也没有时下流行的戾气、夸张或媚俗,娓娓道来的笔触为故事增色不少。
无声处的惊雷。
不管是最出名的《纨绔》,还是《艳鬼》、《降魔塔》、《微臣》等,全篇都是淡淡的,没有天下苍生、神魔大战、三界浩劫、恶毒女配男配这种桥段。此间爱恨,只在你我之间,别无他人。
全文没有大开大合和宏大叙事,所有的虐都是丝丝缕缕的细密的疼,但越是这样,越让人牵肠挂肚,念念不忘,魂牵梦萦。
公子欢喜的文风属于平淡又华丽。像小谢山水诗,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又带着颜延之的镂金错彩,雕缋满眼。平淡和华丽在她这里浑然天成,自然而然,一点矫揉造作都没有。
文笔就更不用说了,我的白月光兼耽美启蒙。遣词造句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游刃有余,仙气缥缈、风流蕴藉又不失诙谐幽默。
以《降魔塔》为例,夙世情缘、爱恨嗔痴、百年纠葛,都在暮春时节细雨纷纷的小城春色中娓娓道来,从容不迫。每每读这一篇都会被惊艳到,仿佛置身暮春时节,落花流水、烟柳画桥、细雨游鱼如在眼前,文笔好就是引人入胜啊~
公子欢喜笔下的人物,都是在爱的得失间徘徊良久。天界二太子和狐王,蹉跎了三百年的光阴,才惊觉,情爱二字,不过问一句喜欢不喜欢,开心不开心。冥府之主和艳鬼、青龙神君和小道士、勖扬君和文舒,无一例外。还好他们是神灵,千年如一日,有漫长的光阴可以挥霍、等待、蹉跎、纠缠。
我最喜欢的是澜渊和篱清同游人间放花灯的桥段。尤其广播剧第二期配的《梦回醉暖》恰到好处,合情合景,琵琶缠绵,箫音低徊。
灯花河岸,游人如织,歌吹为风,粉汗为雨,河面暖光浮动,有人在影影绰绰的成片花灯中轻轻抛下一盏。乌骨簪,竹纸扇,花灯夜,可曾如此逍遥,可曾如此惬意?然而天界二太子和狐族之主无疑都是骄矜的,明明情动,却谁都不敢轻易表露出来。情转浓时,欲说还休。配合着《梦回醉暖》的ed,谁道多情偏做无情游,谁许薄情酿成痴情优,风流浪漫又怊怅切情。
还有徐再思的元曲《折桂令》用的也太神了,第一次读到这里,心下大叹,原来真的有“与前人暗合”。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真是神来之笔。
公子欢喜的人物描写也值得称道。她从来不写人物的具体相貌和衣饰。就像《红楼梦》里对黛玉外貌描写只有朦胧缥缈的罥烟眉、弱柳扶风,具体的衣着描写也只有两处而已。公子欢喜从来没有写澜渊面如冠玉、鬓若刀裁、目如朗星、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挺直的鼻梁、斜眉入鬓等等等等,澜渊的鼻子、嘴巴、脸型、眉毛什么样她从没写过。(现在的小说仿佛不这么写就显不出主角多帅。然而须知外貌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是为人物注入灵魂,而不是单纯叠buff。)有且仅有的外貌描写是墨中透蓝的含情目。澜渊的衣饰也没有写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青色祥云宽边锦带之类,只用蓝衣金扇一笔带过。但我就是能知道他长得一副好相貌,风流二太子就是能跃然于眼前,花比他不风流,玉比他不温柔。
其实花灯同游、翻墙相会、借扇传情、破镜重圆,很多情节都是俗的不能再俗,千百年来都在说,从诗经说到杂剧。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就这么多,历朝历代都写烂了,所谓千古文章一大抄,红粉佳人、绮筵公子早成滥觞,牡丹西厢,才子佳人,曹雪芹早就借贾母之口狠狠吐槽过。
但公子欢喜就是能把烂俗的桥段写得浪漫动情,这样的作家太难得。三更一过就提着琉璃灯而来的澜渊,那句“我早来一刻,你不就多见我一刻”,温情脉脉又酸涩惆怅。乌骨簪、竹纸扇、花灯夜,又甜蜜又浪漫又忧伤又动情。也许浪漫都是带着忧伤的。
我是先听的广播剧再看的小说,轻薄的假相简直就是澜渊本渊,苏的不像话,怎么会有这样风流华丽,销魂蚀骨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