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孙远明 郑珂 见习记者 张宇宁
近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打造的“好戏薪传人”视频栏目又上新了!第二期走进山东省唯一省级话剧艺术表演团体——山东省话剧院,对话国家二级演员李帅。
舞台上,李帅是话剧《兵道》里的兵圣孙武,《孔子》里孔子;电视剧里,他是《琅琊榜》里的卫峥,《北方有佳人》里的何家驹,《火红年华》季成钢……聚光灯下,他饰演着别人的一生,个个性格丰富饱满;今天,我们走进了幕后,带大家认识一下真实的李帅。
“舞台是我的归宿”
李帅的父亲年轻时也是一名话剧演员。在李帅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带他来到省话剧院大院玩,也带他看过戏剧排练。那时候,李帅每次来到省话的大院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现在省话就是我的家,舞台就是我的归宿。”李帅感慨地说。“人生能有几十载?我庆幸能将我人生中有限的美好时光都挥洒在我热爱的舞台上,深耕我视与生命同等重要的表演艺术。”
对于话剧演员来说,舞台就是他们的生命。李帅对这一点很是赞同。在他眼里,舞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大幕拉开,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把戏演完,不管是舞台上的挫折,还是面对名利的诱惑,他的创作从来都是戏最重要,“再大的挫折也不能阻挡我把戏演完,至于名利更是随缘,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不影响我心怀诗意,踏遍舞台的星辰大海。我一直梦想着能够成为享受舞台光芒的人,这个想法从我登上舞台开始就刻在我心里。”也许是因为有这样的心境,才会诠释好每一个角色。
演绎“有血有肉”的孔子
时间拨回2020年9月28日。这一天,由山东省话剧院倾力打造的话剧《孔子》于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举行世界首演,李帅在其中饰演“孔子”。为了演绎好这个角色,他做足了准备。
话剧演员其实没有出早功的要求,但为了演好角色,即便李帅是一名“老演员”了,仍然坚持像儿时唱京剧一样出早功。为了让自己更接近孔子这位古圣先贤,李帅除了大量阅读孔子的著作,还学习古琴、舞剑,想象一名古代君子的举止言行、生活方式。“直到达到一种人我合一的境界。”李帅说。
文学形象与舞台形象不同。李帅告诉记者,他想要诠释一个有血有肉、全新的孔圣人,而非离大家千万之遥,相框里的古圣人。“我想,要达到‘有血有肉’的目的,首先要让观众感觉孔子是一个凡人,再从凡人角度去诠释孔圣人的‘神性’一面,才可能拉近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青年人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对待艺术,要坚守;对待作品,要专注。”这句话,李帅一直奉为座右铭。“曾经,省话的老一代前辈就是以院为家,我看到他们走在路上都在念剧本,这种精神感染了我,我希望也能继续传承下去。”李帅认为,不论什么时候,演员都要有自己的坚守,要吃苦下功夫,要有积淀。对待每一部戏,要对角色深入地研究和体会,甚至达到极致的“人我合一”。
青年人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李帅说:“现在剧团的年轻人也很努力,他们能把整本剧本完整的背下来,甚至在演出的后台偷偷地看台上的演出。《孔子》的最后一幕,有一句台词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能看到年轻的话剧人对舞台的渴望,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
李帅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无惧岁月,肆意绽放,“艺”起传承话剧艺术。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