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2月5日,腊月二十四,北京响晴,记者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
一进地下靶场,珉警李杨递过来两个弹壳,“枪声大,塞耳朵。”
弃物利用,就地取材,令人莞尔。
队员进行持枪稳定性训练
靶场另一端,蓝剑突击队警长房刚迅疾拔枪,迈着弓步,横移不停,一连五枪——
“啪啪啪啪啪”,五个标靶斜飞出去。
拔枪、瞄准、击发、收枪、入套,一连串动作利索从容,节奏感极强,仿佛随着枪声跳舞。
“枪王”美誉,名不虚传。
谁能想到,他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射击,临比赛就手发抖,想要放弃。
从拳击运动员到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冠军,房刚用了8年。
“拳击运动没有平局,运动生涯给了我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他说。
教官为特警队员纠正射击姿势
如今他多了一个身份——集训班射击教官。
“射击是一门技术,你们已经掌握了,能不能打好,取决于心态。”靶场上,房刚转身望向集训队员,满眼都是自己10年前的样子。
特警队员进行短枪射击训练
他设置的射击课程内容丰富,固定靶、旋转靶、移动靶,平衡球上据枪、折返跑后射击……
对队员高钰婕来说,这些训练都不难——她是队里有名的“精度之王”,50米5发能打49环。
今天高钰婕状态不错,7米外射击蜡烛火苗,5连发,全部命中,干脆利落。
“蜡烛点上,灯光全灭。”房刚下令。
特警队员点上蜡烛
黑暗里,只剩下小小的烛火抖动。
高钰婕调整呼吸,膝盖微曲,直视前方,抬臂,击发……
全中。
“首发再快,果断响枪。”房刚只有一句评语,高钰婕已然高兴了。
教官为特警队员讲评射击成绩
记者看到,她的右手虎口发黑,食指贴着一张卡通创口贴,左手也有几处伤。
右手要持枪,有伤口可以理解,左手也伤了,怎么回事?
“嗨,这是失误。”她还挺不好意思。
女子特警队员在装子弹
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珉警们每天都要经历技能、体能、耐力、爆发力等各种训练,难度高于实战。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满负荷训练,只为关键时刻临危不惧、一招制敌。
健身房里,搏击教官杨飞正在教授擒拿;靶场上,狙击教官张宏正在指导远距离射击;操场上,体能教官陈轶凝目望向队员,神色关切,不时喊道,“用身体协同发力,注意安全”。
特警队员在往手指上缠绕绷带
一个身材健硕的小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他这一年进步很大。”陈轶介绍,小伙叫胡斌,2019年入警。曾经,60公斤深蹲,他只能蹲8个,如今,70公斤深蹲能做60个。
“现在有什么规划?”记者问。
“想去蓝剑突击队。”胡斌不假思索。
下午的阳光很好,风带来春天的气息。集训队员抡大锤、翻轮胎、练核心,一声声长啸回荡,一个个汗水涔涔,引来一旁训练的新警阵阵喝彩。
这批新警进队才一周,有的戴着眼镜,脸蛋白白的,透着稚嫩,与反恐特警形象相差甚远。
封闭的靶场射击训练后烟大,特警队员购置了特别的口罩进行佩戴
不过,教官们不担心,“不管进来是什么样,等下队的时候一定是铁铮铮的北京反恐特警,都会成为守护北京的利剑。”
新警们眼望前辈,满眼都是自己未来的样子。
来源: 新警事儿
责任编辑:蓝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