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洛阳龙鼎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行。药箔、电池箔、双零箔等高附加值产品正在加紧赶制,将陆续销往国外市场。据统计,今年3月,龙鼎铝业外贸出口额环比增长148.16%、同比增长136.05%。
洛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更加铿锵有力。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扩大到807家,贸易伙伴扩大到176个国家和地区,475种“洛阳制造”商品走向世界。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开放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市坚持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积极构建服务高效的开放平台,努力培育承载功能强的开放载体,着力建平台、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力促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
据统计,去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54.6亿元,首次突破150亿元,继2018年破纪录后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2个和4.0个百分点。
围绕“自贸区、综保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跨境电商、产业招商、会展经济、质检中心建设”等8个重大专项建设任务,去年,我市厚植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优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外开放平台日渐完善——
全省首个交通银行离岸交易中心成功落地,省内首家线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投用,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被评为首批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一批高端开放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高水平开放集聚优势更加凸显。目前,洛阳综合保税区已完成19万平方米保税仓建设,申报工作进入国家部诿联合审批的冲刺阶段。
电子商务发展再获重大战略机遇——
去年12月,中国(洛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今年1月,商务部等六部诿又批准洛阳成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这是继郑州之后河南又一城市入围,将形成洛阳和郑州引领全省跨境电商“双轮驱动”发展的崭新格局,为河南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引进来”更有实力——
格力(洛阳)洗衣机产业基地、辽宁忠旺100万吨铝合金精深加工……去年,全市共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个,目前已开工66个,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了“洛阳制造”向“洛阳智造”转型。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838.4亿元,同比增长3.3%,总量居全省第2位;实际吸收外资29.08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1/6,同比增长4%。
“走出去”更有底气——
去年,全市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完成5.15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35.9%,同比增长49.3%;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对“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59亿元,占全市总额的38.2%。
洛阳企业“朋友圈”越来越广——
去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47.45亿元,同比增长22%。跨境电商通关平台自开通以来累计通关单数62万余单,洛阳生产的服装、鞋帽、玩具等产品,远销到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61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