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荷拉自杀真相据彭博社的一份报道,2017年,影响全球的韩流产业市值就已达47亿美元。擅长“造星”被认为是韩国娱乐业的成功之道。但从默默无闻的路人到炙手可热的偶像,这些被批量制造的明星,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奴隶合同:培训期间都不算,出道起步签7年
经纪公司从艺人的才华和努力中获利的现象绝不仅仅是发生在韩国,但在韩国,对有抱负的明星艺人的剥削显得最为赤裸裸。
2017年,韩国组合JJCC前成员麦亨利退出组合后,在自己的YouTube频道上简单介绍了他眼中的韩娱圈。
韩国组合JJCC前成员麦亨利:奴隶合同的约期很长,典型的是7年到15年。
麦亨利称,这样的奴隶合同在韩国娱乐圈广泛存在。而且,合同并不会从签约之日起立即生效。年轻人和娱乐经纪签约后,先要做几年练习生,接受培训,而这几年时间并不会算在合约内。
二、地狱式工作模式:偶像“007”累着走下去
练习生从训练营毕业后,以艺人身份出道,开启了更辛苦的人生。
在韩国,艺人是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偶像组合中的年轻艺人,几乎没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韩国组合JJCC前成员麦亨利:如果有工作任务,你可能要每天工作24小时,工作7天。举个例子,我工作的时候,每天要早上6点钟起床,必须跑两个小时步,之后去练舞。如果有演出等表演安排,结束后如果时间早,晚上11点我还要继续练舞,直至凌晨1点,然后才能回家,洗澡睡觉。每天我都感觉很累。
即使是生病、带伤也要坚持训练,完成表演,艺人在舞台上突然晕倒已成常态。
三、不成正比的付出与回报:公司拿90%,艺人?先还培训费再说
可能有人会说,当名利双收时,所有这些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但实际上,韩流艺人很少能获得等价回报。
韩国组合JJCC前成员麦亨利:公司通常拿90%,艺人拿10%。如果你运气够好,公司拿80%,艺人可以拿到20%。
由于韩国偶像艺人常常是以组合形式出道,这10%~20%的分成还会继续被分割。
假设你是一个五人组合的成员,那么,你个人最终就只能拿到占比2%~4%的酬劳,而且还需向经纪公司偿还出道前的培训费。
换句话说,假如艺人不红,很可能入不敷出,生活艰难。假如艺人红了,由于长达十几年的奴隶合同,实际上也就成了经纪公司的摇钱树。
四:被迫整容:公司“建议”我整我就整吧
整容在韩国娱乐圈已经是家常便饭,自愿整容无可厚非,但有时娱乐公司还会逼迫旗下艺人整容。
来自男子组合SuperJunior的申东熙曾在一次采访中爆料:“有一天,我们经纪公司的总监建议我应该做双眼皮手术,因为我的眼神令人不舒服,所以我决定听从他的建议。”
独立艺人黄致列也曾承认在经纪人要求下整了容。他告诉记者:“我对整容没有什么想法,但在我出道之前,我的经纪公司说我们应该整,所以我就整了。”
五:严控饮食:体重保住了,但我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