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丁香医生说故事的时间,每年的 8 月 1 日到 7 日,是国际母乳喂养周,所以今天丁香医生就说个和胸相关的伟大发明吧。
当然说的不是姑娘们天天戴的 bra 了,而是这个:
(今天的主角之一,听诊器)
挂着听诊器,穿着白大褂,现在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医生形象了。但听诊器这个内科神器其实诞生也不过刚刚 200 年。
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通过感知人体内部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所以无论东西方,都有通过听觉诊断疾病的方法。
东方「四诊法」望闻问切中的「闻」,就是一种听诊方法,而在西方,古希腊时代的希波克拉底也提出应用「直接听诊法」检查病人,即医生将自己的耳朵直接贴于病人的胸膛探听胸腔内各脏器的活动情况。
这个「直接听诊法」在西方沿用了一千多年来,基本没啥大的改进。到 19 世纪初时,当时的医生依然和古希腊的游医一样用耳朵贴着病人的胸廓或者背部来诊查心肺的声音。
(反映当时医生使用直接听诊法的油画,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直接听诊法虽然有效,但是有一些问题。
首先是不卫生。
医生需要把自己的耳朵直接贴在患者的身体上,要知道,在近代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因为害怕洗澡时疾病会钻入毛孔,西方人是很排斥洗澡的,这导致那时西方人整体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差,加上体毛旺盛,跳蚤虱子是身体上的常客。
医生要使用直接听诊法时,就需要把自己的耳朵贴在可能已经被几代跳蚤圈了地盘的胸毛上,假如接诊的是稍稍注意身体卫生的上层人士还好,如果是普通人,就要一边听到咚咚咚的心跳,一边是嗡嗡嗡的跳蚤,还要小心跳跃能力 max 的跳蚤虱子顺带跑到自己的头发里跑马圈地。
想象一下,当时的医生听完一个病人,紧接着就在耳朵里挖出一堆跳蚤,那感觉......
让我先吐一下先
吐完回来接着说,后来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有的医生在使用直接听诊法时,会在病人身上铺上一条毛巾,来稍稍缓解卫生问题。
但除此之外直接听诊法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不方便。
如果患者十分肥胖,尤其是胸部肥胖(你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那么听诊的效果要大大折扣的,毕竟普通人没有顺风耳,隔着厚厚的脂肪,就算心里是小鹿乱撞,听到的怕也是只是蚊子轻哼了。
其次是操作上有很大的尴尬,那时的医生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但是病人可就有男有女了,直接听诊法又要用耳朵直接接触胸廓,于是如果一个男医生要给一个女病人听诊,那就要直接把耳朵贴在女病人的胸上.......
想想这画面,大老爷们的耳朵往小媳妇的胸上这么一贴..... 你说这是看病我当然是没问题啦,只不过病人家属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
毕竟这种方法实在是有些尴尬,而且很容易让一些不法之徒盗用,做些不好的事,也不知道那会子,「去看病」会不会像现在「学外语」一样,有特殊的指代。也不知道在那个决斗盛行的时代,有多少医生因为听了人家姑娘的胸,就被别的汉子拉出去决斗了.....
可能有人会问,听胸不方便,听后背不就行了嘛?
自己感受下,考虑到那会女性的服装,听前胸最多是肌肤之亲,听后背大概就要宽衣解带了。
当然有问题就要有人解决吗,于是本期故事的第二个主角登场,他就是后来被誉为「胸腔医学之父」的法国医生雷奈克,不过他登上故事舞台时,才 35 岁。
(今天的真正主角,法国医生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 René-Théophile-Hyacinthe Laennec)
雷奈克受其叔叔影响,很小就学习医学,早早走上了行医的道路。
1816 年的一天,雷奈克接诊了一个女性病人,这位女病人因为肥胖,胸部非常大,导致听诊很不清晰,加上病人又是个年轻的姑娘,很反感雷奈克这个已经 35 的大老爷们拿耳朵在她胸口听来听去,于是诊断进行的很不顺利。
雷奈克为这件事耿耿于怀很久,不过他想的不是「我这这么帅的一小伙,凭啥不让我听你的胸」,而是「这姑娘这么胖,有啥办法能听的更清楚点呢?」。
揪着这个问题雷奈克想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他意外发现当时的小孩子在玩一个木棍传声的游戏,就是
在木头一端的小孩用一根普通别针划着木头,另一端的小孩则把耳朵贴在木头上听别针划出来的声音。
受到这个启发,他尝试着将纸卷成圆筒,然后一端对着患者的胸部,一端对着自己的耳朵,果然他听到了患者的心跳。有了这样一个尝试,雷耐克又对这个早期的听诊器做了改进,最终制作出了一个用挖空杉木管做成的听诊器。
(第一幅听诊器的设计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随后的几年,雷奈克不断在临床上实验及改良听诊器,并在 1819 年发表了名为《间接听诊法》(《De l'Auscultation Médiate》)的论文,详细介绍了他所发明的听诊器以及听诊方法。后来,雷奈克又发明了通过橡皮管连接喇叭型象牙管的单耳听诊器,彻底奠定了现代听诊器的雏形。
(反映早期听诊器使用的图画,这样使用看起来文雅许多了)
到了 1840 年,英国医生乔治 · F · 卡门改良了德奈克的听诊器,将其从单耳升级为双耳,方便医生听诊动脉、静脉、心、肺、肠甚至胎儿的声音。而更重要的是,自从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后,医生们在实施听诊时,再也不用面对和病人肌肤相亲的尴尬场面了。
为了纪念雷奈克医生的伟大发明,Google 在 2016 年 2 月 17 日专门更改其搜索页面的 logo,以纪念雷奈克 235 岁的诞辰:
时至今日,听诊器早已经成为了医生的标配,几乎每个人都曾经被这个三根橡胶管组成小东西贴到身上诊断过,然而估计很少有人想得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竟然是为了解决患者胸部过于肥胖听诊不便而发明出来的吧。
丁丁医生啊,我看微博有段子手说雷奈克这一个发明让后世医生少了很多「福利」 ,你说是不是啊?
哪里是少福利啊,分明是救了很多医生的命!
以咱们中国这样的保守传统和医患关系,要没个听诊器,直接上耳朵贴胸听诊。那内科男医生估计就要和妇产科男医生一样,努力学习医学搏斗学,严防不通情理的病人男家属上门找事了。
内容参考:
雷奈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听诊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