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咋回事?
我们通常看到的GDP增长率,是用本币(中国就是人珉币)计算的增长率,再扣除价格因素(GDP平减指数)。这个增长率不受短期汇率变化影响。
然而,上面这张图的增长率,是把现价GDP,按当年汇率换算成美元,然后直接算增长率。汇率和通胀的影响都没有排除。增长率波动主要原因是汇率和两国通胀率之差。
人珉币兑美元的汇率是不稳定的,如果美元升值的速度超过中美两国GDP增长率的差距,就会出现,美国GDP增长率超过中国的情况。
因此,如果我们按照文章一开头的算法,直接换算美元,计算中美GDP之间的比例,就会得到下图。
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本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比较平稳的。但按照汇率直接换算,情况就不一样了。中美GDP的比例,实际在1980-1993年都没有显著变化。1987年还创下了5.6%的低点。这个原因就是汇改导致的人珉币贬值。
中美GDP的比例,1985-1987,2015-2016,2018-2019三次出现下降。其中1985-1987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是第一次出现这个现象。
2002-2014年,中美GDP的比例突飞猛进,经济更高的增长率,中国更高的通胀,人珉币升值三者叠加,短短13年时间,就从13.5%直线上升到60%。
而从2014-2020年,六年时间才从60%上涨到70%。而2021年一年涨了7%,到77%。2022年又退回到70%。
按汇率直接换算,本来就是波动的。中国占美国GDP的比例,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下跌。这几次下跌,都并不意味着中美GDP差距扩大了。
年度季度绝对增量低于美国,历史上更是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中国GDP总量本来就比美国低,绝对增量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都持续低于美国。
3
用当年汇率换算GDP,然后再跨国家进行比较,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结果。我们看一下美日德这三个经济强国在1980年前后的GDP数字。
下面两张图,是1975年-1985年,11年时间,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的GDP差距。GDP是按当年汇率折算:
1978年,美国的GDP比日本多1.34万亿美元,比德国多1.61万亿美元。
1985年,美国的GDP比日本多2.9万亿美元,比德国多3.61万亿美元。
1978年,日本的GDP是美国的43.1%,德国是美国的31.5%。
1985年,日本的GDP是美国的32.2%,德国是美国的16.7%。
如果一个完全不了解那段时间世界经济史的人,仅仅看GDP数字。1978-1985年,表面上看,是美国经济突飞猛进,日本和德国经济举步维艰。日本/德国和美国之间的GDP差距,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相对比例,都大幅拉大了。
中美从2021到2023年的GDP差距扩大,与日本德国两个国家与美国GDP之间的差距扩大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个GDP差距变化,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吗?当然不能,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1978-1985年,是日本经济最好,最牛的年代,日本企业在全球攻城略地,把美国企业打得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