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

李克强同志逝世

作者:时间:2023-10-27 09:07:18分类:国内

简介  李克强同志,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讣告后发。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李克强选择进一步打破海内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7日,李克强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左一)举行会谈。两国签署了包括双边经济技术、能源、金融、航空、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文件。

大中国的“CEO”

全球经济陷入不景气的时候,中国的“CEO”走在最前,不眠不休高密度出访,谈订单,签合同

当地时间12月16日下午,李克强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与会。

根据中国晸府网的报道,这是一次不眠不休的长时间工作,李克强每会见完一国领导人,各位随行部长就会围拢过来继续商讨工作

“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一位随行人员这样说。

此前,李克强刚刚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晸府首脑会议,在早餐桌上,李克强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敲定了18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这份协议当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两位总理都是法学专业出身,后来都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行业萧条生意不好的时候,大多数公司的CEO都会亲自出马,见客户,谈合作,拿下至关重要的订单。

一国的“CEO”也是如此,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地理距离并不近,但因彼此经济的互补性和契合性,双方已经不再遥远。

与地理上的接近相比,是需求上的接近让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走在了一起。

李克强在贝尔格莱德讲话时提到了这一点:

“中东欧国家经济基础扎实,自然资源禀赋好,科技教育水平高。中国13亿人口市场巨大,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体系完备,外汇储备充足。双方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共同发展。”

中国的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等富余而优质的产能,需要找到新的释放出口。

如果放眼国际市场就会发现,许多国家面临着升级换代和改善交通装备与基础设施的艰巨任务,但却苦于资金匮乏。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需要寻找出口,使它以投资的形式得到增值。

借给朋友,让他们购买我们的产品和装备。中国输出的装备可能会使用几十年,被投资激活的伙伴们也将变成更有实力的购买者。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与单纯追求赚取外汇、把货币留在自己国内就算赢的旧式重商主义思路和贸易保护主义全然不同。

“将中国在高铁、核电、电信等装备制造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原材料生产方面的优质产能与中东欧国家大项目建设的巨大需求结合起来。中国鼓励本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就地建厂,积极参与共建各类产业园区。”李克强说。

有人把李克强的这种外交称为“装备外交”。这种合作带来的信赖能够击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此次中国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第三次会议形成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提到: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支持促进相互投资,提升经贸合作规模和水平,努力为贸易持续稳步增长创造条件。”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APEC和上海合作组织之外的又一个领导人会晤机制,李克强用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来比喻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这个组织。这个比喻富有深意,单独的石拱无法建成这样一座长桥,修建于乾隆年间的这座石拱桥用17个拱形结构的联合,手牵手筑成了一架通路。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