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

东莞海外订单骤减 中国“世界工厂”为何失速?

作者:时间:2023-11-26 17:10:02分类:国内

简介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广东城市东莞在今年疫情管控放开后,企业订单出现断崖式下滑,经济增速在广东省垫底。这座GDP万亿级城市曾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崛起,现在为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在当前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和“脱钩”思潮兴起等背景下,东莞这个比率还是降得不够多。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东莞还没有走出困境,当局仍需对发展格局进行重新构建,以解决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他说:“东莞需要加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维和布局,从海外市场转向以国内市场为主,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在2022年总出口额为9240.13亿元,北美和欧洲国家占其中的39%,达3667.33亿元。像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只占出口额近5%,达460.39亿元。
彭澎也认为,东莞必须拓展新兴市场,如非洲、中东、南美等,并想方设法恢复传统欧美市场,但强调“走出去”需要决心、耐心和时间,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
产业转移:从东莞到东南亚
美国在2018年向中国发起贸易战,对上千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企业因此纷纷避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导致不少东莞企业面临断炊之虞。为绕开关税,不少厂商把部分产能移至东南亚国家,这对欲振乏力的东莞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高精五金模具制造商张维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许多潜在美国客户现在一听说他们工厂设在中国,就会因为高昂的关税成本裹足不前。“我们的美国客户从10家减少到三家。过去两年招不到任何新的美国客户,之前合作的客户很多也不愿意续约。”
中国今年1月取消实施了近三年的疫情管制,允许外国旅客入境。张维伦指出,很多企业本以为人员恢复流动可以促进业务,“万万没想到,结果不是投资者走进来,而是更多工厂走出去” 。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愈演愈烈,双方经济也开始出现脱钩的迹象。为防范供应链断裂风险,降低关税成本,许多跨国企业正加快落实“中国加一”战略,把在中国的部分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并要求下游的制造商也这么做。
张维伦说:“东莞今年频频传出企业撤走的消息,我身边认识的工厂就有四五家。特别是一些承接了(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订单的企业,他们今年都在忙着撤离。”
映菲电子公司今年已开始跟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合作伙伴商谈,在当地进行制造加工生产。该公司执行董事王盈盈说,美国市场占公司业务的绝大部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配合客户的战略部署。
对一些东莞企业来说,东南亚国家更像是一个承接国外订单、将产品出口到欧美的中转站。
目前在越南租下工厂,准备把部分产能外移的东莞五金模具制造商龚福州说,尽管越南的工业配套相对齐全,但当地的一些先进模具加工设备仍比较落后,精密度不高。
他说:“我们希望能够把一些精密设备带过去,派中国工程师培训当地员工。但这需要时间,可能要三五年。”


  东莞福伽轩精密五金模具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五金、塑胶产品模具设计、加工的模具加工制造企业。负责人龚福州说,公司目前在越南租下工厂,准备把部分产能外移。(林煇智摄)
 
龚福州说,公司短期内还是会把大部分的产能留在东莞,因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目前仍无法在越南生产,但公司将通过越南向欧美出口成品,以避开贸易堡垒。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