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今天冬至,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全年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不是冬天到了。立冬节气,冬天就到了。冬至,是最冬天的意思。“至”是最的意思,“至亲至爱,至刚至柔”的至,都是最的意思。今天太阳最低,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但是,物极必反,从今天开始,时光就大踏步向春天进发了。
冬至、夏至,是中国古人最早测出的两个节气。之后,从冬至到夏至的中间点春分、从夏至到冬至的中间点秋分,是古人其次测出的两个节气。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是最南边的位置。从节气的标准地中原地区看,这天的太阳最低,竖起一根杆子,杆子的影子最长。然后,太阳直射点就逐渐往北面走了。到了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中原看,这天的太阳最高,用杆子测量,影子最短,一切与冬至正好相反。春分和秋分,则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这四个节气一确定,然后一点点细分,直至把二十四节气都细分出来,由此,前面看不见头、后面看不见尾的时间才分出二十四个节点。每个节气,天文、气候、气温、动物、植物都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与此相适应,人的生产、生活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应对。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中才能找出自己所在的点,从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生活。
(中国人就是测太阳影子而得出二十四节气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并且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之中,是融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农业、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理论。
一谈起传统文化,有人想到的是四书五经,有人想到的是唐诗宋词,有人想到的是汉服唐装,还有人想到的是打躬作揖……其实,科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想一想世界上大多数珉族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把节气一个个观测、测量出来,那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啊!有些人因为近代西方科学领先,就说中国人不懂得自然科学,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在人类发展史中,各个珉族之间此消彼长,各领风骚,谁也不可能永远领先——所以,因为一时的落后而贬低自己,是很短视的事情。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寒夜》很著名。我们在推荐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时候说过,冬天的冷是自然的冷,冬天的暖是人情的暖。“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就是这种人情的暖。在寒冷的夜晚,有客人来了,可能是约来的,也可能是没有相约就来的。来不及准备酒,或者没有钱买酒。但是真正的好朋友,在乎酒吗?在寒冬之中一起品尝茶,也是可以当作酒啊!
就客人而言,在寒冬之中,没有宅在家里,还去朋友家串门,这肯定是真正的好友。就主人而言,没有酒也不内疚,一起品茶照样温暖。所以才有最后两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不仅有品茶的朋友,还有高洁的梅花,才让温暖战胜了寒夜,才让相聚充满了完全不一样的韵味。
冬至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之夜,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是一种常态。《邯郸冬至夜思家》,自己在驿站里面孤灯难眠,想着家人,遥想家人应该也是在家里坐在一起,想念着我这个远方的游子。亲人,就是身不在一起,心也能团聚的那些人。
已经隆冬季节,应该是大雪弥漫。有人惦记着朋友,有人惦记着家人,有人惦记着天下人,所以罗隐《雪》就更加难得了。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冬至,因为太阳最少,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所以是最有阴气的一天。因此,长辈总是说,阳间的人,要早点回家,把世界留给那些看不见的人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诗词日历2020》
上海人珉出版社出版
=======================
宝宝念诗-韩可胜
baobaonianshi【长按复制微信号】
以当代情怀,看古代诗词;以“美诗+美图+美文”为特色重新发现经典,带孩子和父母念诗。感谢您关注“宝宝念诗”!感谢您每一次的阅读、点赞和转发!本文图片据“设计目录”,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