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暂时停顿。不知怎的,一种说法在私下里悄悄传开:会不会是风水龙脉方面的问题?要不要请风水先生来看看呢?这种说法出现,立即受到工程技术专家的反对。于是,项目指挥部广邀参与工程的各路技术精英,汇集到这里啃硬骨头。可技术精英们各显神通之后,打不进的地桩依然打不进。就是勉强打进一部分,也远远不符合设计的标准和工程的要求。
于是,先前的求神拜佛的说法又悄悄地在工地传播。时间不等人,有招好过无招,何况试一试,即使不成也没有什么大的伤害。后来就请了上海的一位法师。法师做完法事,桩就打进了,据说因为道破天机,法师回到寺庙,不多日无疾而圆寂。柱子上随后围上了白钢并装上了龙形纹饰,作为对佑助打桩成功的神明的祈敬。
桩是如何被打到60多米深处?造桥专家张耿耿现身释疑:那个桩是我带队打下去的

张耿耿,1943年生,江苏句容人。1959年上海勤业中学肄业。历任上海市第一市晸工程公司一一、一二施工队队长,曾参加过南浦大桥、吴淞大桥、真北路立交、延安东路高架、延安中路高架等七十多座大小桥梁的施工。在上海市晸建设的硬仗中,他冲锋陷阵,啃硬骨头,贡献卓著,被誉为“造桥明星”、“造桥大王”。
以下是张耿耿的具体解释:
——交会处的这根立柱,由于上方要支撑起两条高架,共四层路面,又是申城高架“申”字中心的主立柱,可以说是顶梁柱,技术上要求非常高。按照设计,这根主立柱直径5米,在地下需要打36根钢管柱。每根钢管柱直径90厘米,长为64米。按照施工要求,这批桩基要打到地下60多米深处。
——但是,当时承建方找来的打桩施工队伍,只擅长建筑物打桩,对于如此密集的立柱打桩没有经验。在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于是,这支打桩施工队第一批打6根桩时,就遇到了地质的坚硬层面,无论怎么打,就是打不下去的情况。有的桩只能打到10多米,最深的也只能打到41米,没有一根达到设计标准。
——施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承建方要求上海市晸设计院更改设计,但遭到了设计院的拒绝。而此时,同在北段施工跨苏州河标段的我们上海市晸一公司,已将98根同样粗的桩打入地下。设计院向我们求助,在成都路高架建设指挥部的协调下,交会处立柱的打桩工程,转由我们来负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