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误会,婚闹可不仅仅是中国“特色”,欧洲以前也很流行。19世纪时,西方婚礼上最先从教堂冲到新娘家中的男宾,可以脱掉新娘的吊袜带,然后绑到自己爱慕的女孩腿上。
据了解,婚闹最开始是一种性启蒙教育。“今日话题”称,古代通过这类约定俗成的仪式,打破性禁锢。另外,“听墙根”是传统青少年闹洞房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其实是对未婚男女进行婚恋教育乃至性教育。在对性讳莫如深的时代里,青年男女是通过闹洞房来了解、学习性知识的。
“浪潮工作室”也认为,“公公亲吻新娘”之类的“扒灰”行为,在古代,儿子早逝,妻子改嫁公公或丈夫兄弟,是性资源匮乏年代的一种常见乱伦。
婚闹之所以没有随着旧时代的覆灭而消失,反而成了婚礼的“新风俗”,背后恐怕仍有现代文明的缺失。
比如,有些人无法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东方网质疑说:“恶俗婚闹的行为,如果换一个场景,不是在婚礼过程中,而是在公交车上等公众场合,又会是什么情况呢?一定有群众制止,也一定有群众报警。那么为什么在婚礼过程中就可以容忍这种行为呢?”
无非有人认为,婚闹是“正当”的风俗。
又如,法制意识的缺失。根据《刑法》有关“猥亵”的条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及“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而事实上,如果不是闹出了大事,参与婚闹的人很少受到法律制裁。
或许,数千年来“谈性色变”的习惯不改,婚闹也很难根除。著名导演李安在电影《喜宴》,对婚闹曾有如此论断——“你所目睹的婚礼上的一切,都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