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教我的是一位女教师。她年龄跟我妈妈相仿,瘦瘦的脸上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显得特有精神,一根马尾辫总是轻柔地垂在她的脑后,这就是我敬爱的王老师。
我与王老师之间发生了许多小故事,我就挑几个印象深的说一下吧。我这个人从小就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从来不睡午觉。可是幼儿园里的老师却要求我们每天睡午觉。于是,睡不着觉的我便想了一个办法:只要老师不在旁边时,我就跟旁边的小朋友玩,等老师来了以后,我就闭上眼睛,假装在睡觉。可是,这个小伎俩被王老师识破了。有一次,我正玩得起劲呢,王老师悄悄来到我的身边,拍了一下我的头说:“谢宇浩,不睡觉是不长个子的,只有睡觉,才能长高个子哦!”我一伸舌头,低声说:“我知道了。”看得出来,王老师对我们多好啊!
还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王老师带着水果来看我,并祝愿我早日康复。她说,希望我早点回到教室上课,说所有的同学都在等着我呢!当时,我真的好感动啊!
其实,王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样,她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我们。啊,幼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啊!
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绩优秀,老师都喜欢的学生却这么冷漠。我想,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出了问题!虽然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但是分数为王的背景下,我们培养的依旧是高分的机器,而不是智慧的学生。
除了分数,俞敏洪说:“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的这些……”
首先,培养孩子内心的美感。
我想要说明的是,孩子的分数既然不能决定他一辈子的成功,那么我们除了给他分数外,还应该给他什么东西。
现在的教育有一个误区,就是老师只关注和表扬班内前10名的同学,因为能给他带来收益。为什么?学生进了北大清华,老师奖金拿得多,而后面的同学就处于被放弃状态。
我觉得优秀的老师是鼓励全班最后10名学生的老师,这个全班最后10名的同学,他们不一定是笨的,只不过是没被鼓励;如果被老师给放弃了,自己也就开始放弃自己了。这些学生自我推动力相对较弱,所以一定需要老师在后面推一把,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生命就是给人一种信心,给人一种感觉,给人一种美好。鼓励孩子是有方法的,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美国的一个物理学家回忆自己怎么变成物理学家的故事。他物理考试第一次考了8分,就想放弃物理学习。但是这个老师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想鼓励学生把物理学下去。但是普通鼓励是不管用的,对于特殊的学生有特殊的鼓励方法。通常满分是100分,及格分数是60分,这个老师就对这个学生说,再考一次,如果下次考试你考到了9分就算你及格。这个学生想,不就加一分吗,然后就再考一次,考出来了28分。但考了28分老师也没法表扬,当着全班同学说某某同学考了28分,大家鼓掌?这样一来就会把孩子给侮辱了。老师很聪明,当着全班同学做了一个减法,请大家把这一次考试和上次考试相减一下,然后把剩下的分数告诉老师。上次考了95,这一次又考了95的,一减剩下了0分……这样一减下来全班只有这个同学得了20分。老师把所有同学的剩余分数往黑板上一写,只问了一个问题:请问从上次考试到这次考试,我们班的哪位同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