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评论中,有很多高三家长有感而发,说起了在孩子出现考前焦虑情绪时,作为父母第一反应不是去帮助孩子解压,而是试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孩子高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考不好极有可能满盘皆输。这虽然是一部分的事实,但对于本就承受重压的孩子而言,无疑又在心理上受到致命一击,让考前焦虑情绪继续加重。
二.考前焦虑:孩子处于压力旋涡,家长应该继续增压吗?
考前焦虑,是很多孩子高考中面临的最大障碍。
很多高考名师曾说,高考倒计时,能够帮助孩子进行弯道超车的不是知识复习,而是心态好坏。很多孩子明明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但由于心态崩盘导致无法正视高考,最后只能是失常发挥,遗憾落败。

那么高考前夕,孩子究竟为何会出现考前焦虑情绪呢?
1.生理疲惫-过度学习会让大脑出现保护性抑制:
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在考前熬夜学习会比休息要重要很多,所以利用睡眠时间熬夜学习是很多学子会采取的弯道超车法。
但从生理学角度讲,熬夜学习会让大脑休息时间不足,导致头脑不清醒,记忆力减退等负面影响,并且长时间让大脑强制性去学习,那么大脑自身也会进行保护性抑制,这会让孩子对学习的热情降低,甚至会出现反感厌恶的情绪。
所以,一旦孩子出现这种生理性的疲惫时,就会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减退,长时间无法逃脱困境,考前焦虑也会越发严重。

2.心态崩溃-结果成败左右心态:
高考对于孩子而言,不仅是检测知识存储,也在考验心态的强弱。
很多孩子在考前会出现患得患失的情况,比如一次模拟考成绩下滑,一道忽然解不出的数学题等等,都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感,而这种紧张感长期找不到出口缓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心态崩溃,而真正面对高考时,比起脚踏实地,心态平稳的去解答每一道题,心态崩溃的孩子更容易考虑到高考成败,也会因为害怕面对失败而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

三.生理调节和心理减压,助力孩子走出考前焦虑!
如果家长能够意识到考前焦虑是生理和心理双重问题所带来的负面产物时,就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助力孩子走出考前焦虑,避免孩子在情绪迷雾中深陷,影响高考正常发挥!
1.生理调节-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
如果孩子是因为休息不足而产生的考前焦虑情绪,那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认知,即比起熬夜,浑浑噩噩的延长学习时间,不如早点休息,用充沛的精力去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高考倒计时阶段,家长务必要保证孩子拥有良好充足的睡眠,不要强迫孩子熬夜学习,多准备一些助眠的食物,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养精蓄锐后再去面对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帮助孩子更好的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