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的岳8一20章 岳让我扒她内裤 岳母年轻时就闹下了一身的病,退休后身体也很不好,岳父去世后,她的心理负担家重,身体更加不行了。妻弟看在眼里,就把自己从朋友那拿来的一套央视4套的《中华医药》光碟给岳母看。
光碟里有一个岳母非常喜欢的电影演员秦怡的养生之道故事,秦怡的健康观让岳母大受启发:那就是健康从放松心情开始。从那开始,岳母开始融入当地老人的活动圈子里去了,和社区里的其他老人经常到广场跳健身舞蹈,用她自己的话说在“练放松功”。每天早上八点到广场和其他老人集合,练到十点左右才回家。回家后,再用热水冲个澡,下午又和社区的老人们在一起聊天。一有宽余时间,就和她新交的老年朋友到几里之外的郊外散步,有时还带回家一点自己在郊外采摘的时令野菜,她说吃这些没有化肥污染的野菜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岳母现在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咳嗽的老毛病也居然没有了,她说人总是会老的,病痛也会跟着来,既然是这样,何不看开点尽情享受呢。
大年初二,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法定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女婿拜泰山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访了6位女婿,年纪最大的79岁,年纪最轻的是90后,还有一位洋女婿,看看他们的有趣故事。

我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拜丈母娘、丈人老,回想起来,从交通工具到经济,变化大得很。
上世纪70年代,我记得我的工资是52元/月,但一年一次拜丈母娘必须隆重,常常大年三十就去了。一般拿钱,30元左右,有时碰到丈母娘家有大事,50元也拿过。
除了拿钱礼物也不少,那个年代物资匮乏,面粉、香干子、面条、核桃……都拿过,反正就是屋里有什么就拿什么。多拿少拿,长辈们也不计较。
印象最深就是回去一趟不容易。那个年代也是在长沙河西坐汽车去常德。我先一天就要带着家里人从东边厂里赶到西长街同事家借住一晚,第二天天不亮就过河,到一桥河西桥头北边一点的汽车站赶6点的汽车,要用大半天的时间才到常德。一路上车子走走停停,有乘客还带着猪崽子、鸡、鸭上车,当然猪崽子、鸡、鸭都是放在车顶,没跟人待一起。

如果是坐船,也是一早从家里出发,赶到一桥桥头河东这边的码头坐船,下午2点开船,晚上零点到达常德。通常小舅子会骑个单车来接我们。
常德丈母娘好客气,进门就是猪油红糖鸡蛋。讲实话,又甜又腻,还真有点吃不下。但这是当地招待贵客进门的礼仪,一定要吃。
后来经济好转,交通方便,坐大巴、坐火车都去过,钱也越拿越多,几百元、上千元都给过。岳父岳母已过世好多年,现在是我等着女婿上门拜年哒。

我比较幸运,岳父岳母家和自己家都在长沙,还楼上楼下近得很。天天见面,但过年也还是得认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