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东北一家人第一部小说 肥水不流外田第九十部分阅读

作者:时间:2020-09-24 17:27:46分类:情感

简介    大金链子大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大哥”,和紧身裤豆豆鞋的社会人,其实在东北的现实生活中极不常见。大多数东北人,也都是忙碌于生活的普通人  东北人的普通话

  1东北人在北京

  “在北京我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

  在东北我可真不敢。”

  年糕,24岁,学生

  有一次在沈阳买星巴克,临时有事,需要服务员帮我换成外带杯,服务员直接质问我:“要外带为什么不早点说?”我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有时候去买衣服,想试一件挂得比较高的衣服,店员会直接跟你说你穿不进去。

  在东北排队,前面一定不能隔距离,要不然肯定就被插队。上次一个插队的大妈指责我:“你太瘦了,不站好位置。”我:“.......好的。”

  还有一次是在街边面馆吃饭,我看见一个服务员拿着一碗面问另一个服务员:“这面是谁的?”服务员指着一位顾客说:“就墙角那个胖子的。”或者是“那边那个秃头的。”

  北京给人的感觉是“礼貌且冷漠”,但东北是粗鲁且热情,如果你在东北的街上客客气气地问路,别人可能会用看SB的眼神看你,一般东北人都是上来就问:“xx怎么走?”就像和你已经认识了10年一样。

  在北京我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比如有人在电影院抽烟,我能鼓起勇气对他说:“你不要这样”,在东北我真不敢。

  其实东北人并不欺负外地人,东北人是一视同仁地欺负所有看起来比自己怂的人,比如像我这样的。

  “现在回家,基本上三句话

  ‘您说得对!’、‘可不是么!’、‘我也发愁!’”

  猫姨,28岁,律师

  我妈是监管部门的公务员,从小学起,不必要的学杂费都不用交,比如补课费,微机课,形体课那些学校创收用的费用都不用。我上初中,想去哪个去哪个,不像北京有学区房硬性规定,满大街都是处长,很难。那时候还觉得,这种以人情关系为准则运转的生活挺好的。

  第一次去北京公立医院看病,排了一个小时,直接崩溃。我在老家看病从来没排过队,到了就直接去诊室,因为我哥是哈医大的。那时候开始意识到,如果我家没这个关系,能不能看上医生都是个问题。

  朋友家一个姐姐找对象,中专毕业,在企业当会计,长挺好看的,但是找一对儿就黄。我问我爸原因,我爸说,“她那不是正经工作,私企指不定哪天就黄了,事业单位才算。”尽管她实际收入和那些事业单位的人没什么差距。

  公务员的吸引力对东北人来说还是很大的,以前有个北大的同学,能力很好,也漂亮,上学的时候很活泼,现在回了吉林当公务员,每天打三国杀,到点提前下班。同学聚会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震惊了:你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呢?再过十年,你的衙门被撤了怎么办?那你再也做不了别的了。我们几个好友在小群里说,都是像她这样的,吉林经济能好就怪了。

  我奶奶至今对我“没有正经工作”不满。她觉得我费那么大劲儿,上北京就找了一份“合同工”的工作,我跟她说,有合同,企业不能随便开人,她说“看把你能耐的”;我跟她说,我赚的是舅舅他们学校差不多四倍的工资,她苦心劝我,“你还不懂事儿,觉得给两万就是好工作,要为自己未来着想。”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