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地里的诱惑 和审审在玉米地做
玉米地的故事(小说)
十月的塞北,秋高气爽。
老王前脚把收割机打发走,后脚就折回地里,忙着捡那些遗落下的玉米棒子。今年是个好年景,再加上老王人也勤快,平时田间管理也很到位,在地里随便挑一个棒子出来,光颗粒就能剥上六七两。那一颗颗金黄金黄的玉米粒,可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老王辛勤劳作的成果,这对于一个老农珉、一个对土地充满感情的老王来说,是格外珍惜。
老王把电动三轮车开到地里,顺手从车厢取下一条尼龙袋,把口子往短抡了两圈提在手里,顺着小畦,半弓着腰,一边捡棒子,一边还用手扒拉秸秆,生怕落下一个棒子来。
捡起来的玉米棒,沉甸甸的,装不了多少手就感觉累了。老王一边捡,一边把车往前开,这样倒起来也方便,能省不少力气。
“快点儿回家哇,饭菜都凉了”。电话那头的老伴有些抱怨地数落声。
这,已经是老伴第三次催促了。
“好,马上就回”。
老王挂了手机,顺便瞅了一下时间,哟,都快一点了。于是,赶紧把手里的半袋棒子倒进了车厢。电动三轮车的车厢不太大,原来,在不经意间,老王捡的棒子已然和车厢一般高了。
老王擦了擦额头的汗,从兜里摸出来一根烟,点着深深地吸了两口。现在,他才感觉有些累了。唉,真的是岁月不饶人啊,前几年干活还生龙活虎的,跟小年轻一样……老王猛然感慨了一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吃饭时间是省不下的。老王安慰了一下自己,收拾好工具,骑着电动车出了地,一时兴起,嘴里意然还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儿,一溜烟地驶回了家。
老王回到家,就在院里卸玉米的空儿,老伴就已经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上了桌。酒杯和酒也自然摆了上来。老王平日里爱喝两口,即使是前些年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不太宽裕的时候也从未间断过。如今儿女们在外地工作,条件都不错,对老人也特别孝顺,不论是平时在电话里,还是假期回来,总是劝老人不要再种地了,辛苦了大半辈子,该享享清福了,老王总是嘿嘿一笑,要是让孩子们逼急了,也总在重复那句话:让我少种点儿,拳当是锻炼身体了。孩子们哪里会拗的过他呢。
老王回到屋里,由于担心羊倌把羊群赶进玉米地,又怕别人把玉米捡了去,所以吃饭的速度也比平日快了许多,就着菜,只喝了一杯白酒(要是换作平日,老王不喝上两三杯是不会放下筷子的),回头让老伴往水壶里加满了开水就准备出发了。秋收季节,时间对庄户人来说,显得是格外宝贵,尤其是过了午的太阳,就好像是有人专门用绳子拽着似的,不等人们使出全身的力气干活,太阳就落山了,所以,庄户人在中午一般是不会去休息的,何况老王还是个急性子。
老王骑着电动车,来到了他那块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玉米地,探头一望,奇怪啊,地里头竟然有人在捡自家的玉米棒子,而且还是个女人。不过,老王又瞅了一下那个人的背影,嘿,是村东头的刘二嫂。村里头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喊她刘二嫂。没错,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