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事,拆迁队老板赔。风险很大,大事小事不断,隔两年死一两个人。
当然,这一行里利润更大,一年不出事可以买车,两年不出事可以买房,三年不出事可以换老婆。
这个拆迁队老板已经买过车买过房了。
到上海的那一天,村长和奶奶就去找老板了,妈妈和姗姗没去,妹妹去了。
妹妹说那天的饭馆很漂亮,菜很好吃。不过奶奶什么都没吃,全程都在说话,控诉着自己的不容易。
第二天吃饭,妈妈也去了。
姗姗一个人看着爸爸的骨灰盒,泪水已经没有了,只是难过着。
中午的时候,施工头要她去和工人们一起吃饭。原来爸爸,每天就吃着这样的饭菜,项脖肥肉,大盆土豆,面条米饭和西红柿汤。油水很好,只是姗姗没心情吃。
施工头和旁边的个人感叹着:“这女娃命真苦,这么小就没了老汉,以后可怎么办呀!”
说的时候没避讳姗姗,这一句话像是岩浆一样入耳到心。姗姗从来没想过未来,出事之前想到的都是安详美好。出事之后想的都是爸爸的音容笑貌。
十岁不到的姗姗在那一刻明白了许多东西。另一个饭局里的未来,只是奶奶的养老金,只是妈妈的抚恤金,只是妹妹的抚养金。
爸爸去世之前,她是长女,要让着妹妹。她是长孙女,要多帮奶奶分担。爸爸去世之后,她才是真正的姗姗,只是爸爸的养女,来自同县的另一个小镇,生父母重男轻女的弃婴。
在好小好小的时候,外面传言她只是养女,她就问过,妈妈说没事的,和亲生的一样的。奶奶也说一样的一样的,都是好孙女。
妹妹是香火,骨肉至亲,血脉相连,怎么会一样呢?
姗姗兀自慌张,爸爸不在了,她的未来怎么办?
姗姗不记得那顿饭怎么吃完的。但她确实进入人生的新篇章。
成长都是一瞬一瞬完成的,阶梯式跨越性的改变就是成长。所谓成长,不一定是明白了什么,大多数时候都是发现了以前从未发现的,世界或者难题。
姗姗的未来,就是那个世界,也是那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