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是的,都这么多天了腿上的淤青还没下去,走路还不利索呢,那点儿钱……”他看着父亲风吹霜刻却满含善意的脸,不忍再说下去了。
学校组织同学们写“抗击疫情”的征文,赞美非常时期里的英雄,很多同学都写了那些可敬可赞的科学家、医生、护士、警察、救援志愿者、爱心捐助者……他却写了父亲和他的伙伴们无声的坚守,写了家里凌晨4点的厨房,以及父亲那些许多人看起来不值一提的琐屑小事。
第一次,他感觉作文其实并不难,自己下笔是如此顺畅。也正是在那一刻,他蓦然发觉:在他们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卑微而伟大地爱着他,陪伴着他,这是多么幸福和骄傲的事。(文丨傅俞博,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一·二班学生《品读》原创)
点评与寄语:
有一颗爱意盈盈的心,一双敏锐的慧眼,即便是在寻常无比的生活当中,也会欣喜地发现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好。在全社会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小作者将本文聚焦一个普通的两口之家“凌晨4点的厨房”,采用全知视角娓娓道来,让我们在一位清洁工父亲暖意绵绵的日常琐事中,看到了字里行间流溢着的平凡而伟大的父爱。
平静的叙述、简单的白描、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事,被小作者用顺畅的文字组织在一起,竟迸射出耀眼的光亮,继而散放出扣动心弦的力量。这不仅显示出小作者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他美好的情感和善良的心地。
可以崇敬远方光芒万丈的巨星,但也不要忽略了身边众多默默闪亮的小星星。有时,最普通的人会带给我们最深切的感动,就像文中描述的父亲那样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清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