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公平教育。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父母的头,父母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的问题。
第三,一事归一事。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让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孩子或给孩子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父母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父母就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他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请记住以下一个避免三个要点
不能说孩子成绩一好就奖励成绩一差就惩罚,那么你就成功的把孩子的内驱力(快乐和成就感)变成了外部刺激(惩罚和奖励)孩子是为你在学习,为你在打工,自己根本用不着深入去思考,只要听话,赶紧交差就好。
就像大部分人上班,纯粹就是去卖时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得过且过,但是发奖金的时候,再多他也不满意,那么应该怎么去解决?
1、加压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是人都会松懈,而考试就是看得见的目标,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不管是什么考试、考级、考证,还是比赛,演讲,都能立竿见影,让孩子立刻进入战备状态,所以你还在纠结要不要考级考证吗?
2、成功不断地成功每一次通过考试,考级考证其实就跟通关打游戏是一样的这是人类大脑的一个缺陷只有不断的去受到刺激才能对一件事情欲罢不能始终保持热情,定要让孩子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这很重要,只有成功过他才知道怎么做才能成功不断的去复制成功他就会越来越自信
3、希望,有希望才会对自己有要求,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死,孩子总觉得自己不行她就会放弃努力,所以一定要找一个突破口让她重拾自信,重燃希望。
通过这三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