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

韩浩月:对婚姻令人绝望一面的描写,让《美丽与毁灭》成为经典

作者:时间:2020-10-12 16:30:06分类:社会

简介  《美丽与毁灭》是菲茨杰拉德所有小说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对它的喜爱程度要超过那部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写爱情写得更狂热更浪漫,但精彩之处仅在于盖茨比与

《美丽与毁灭》是菲茨杰拉德所有小说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对它的喜爱程度要超过那部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写爱情写得更狂热更浪漫,但精彩之处仅在于盖茨比与黛西重新相见的那一瞬,《美丽与毁灭》不一样,它不但写了爱情,也写了婚姻,更重要的是,写了爱情与婚姻的死亡。

《美丽与毁灭》中安东尼与葛罗丽亚的爱情来得有些缓慢,或者说,这两个人是不明就里互相爱上的,抑或说,他爱上了她的美丽,她则爱上了他那点莫名其妙的忧郁与才情。在他们表白的那个早晨,安东尼拿起电话,“早安——葛罗丽亚”,“早安”,“我打电话来只是要跟你说这个——亲爱的”,“我很高兴你这么做”,他克制着自己燃烧的情火,她则保持着女性的矜持。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便埋下了征服与反征服的种子。

安东尼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从一名读者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居住在单身公寓、无所事事的青年,爱好洗澡、独自喝酒以及整理自己的衬衣,内心平静地等待自己的祖父去世,等待祖父留给他的巨额财产。作为交际花的葛罗丽亚曾数度受邀来到安东尼的公寓喝酒聊天——他们并非一见钟情,自然也非日久生情,之所以能够最终彼此吸引,还是在于,双方都玩弄了属于各自性别的伎俩,直白一点地说,双方都以为自己是垂钓者,最后发现的真相却是,自己不知不觉上钩了。 

安东尼拥有爵士时代的多数特征,优雅,颓废,纵情享乐,他还是个写字的,在街头咖啡馆大谈文学,在深夜酒馆不醉不归,是资深文艺青年。外表美丽内心虚荣的葛罗丽亚没有可能真正爱上他,久在社交场合损失了少女情绪的她,很有可能没能力再爱上别的什么类型的男人,婚姻在她看来,何尝不是爱情游戏不可或缺的一幕?在现实中,葛罗丽亚的原型泽尔达,直到菲茨杰拉德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看到这人不是废物,才嫁给了他。书内书外充满交易性的婚姻,怎么可能不在短暂的美丽之后走向毁灭。

从安东尼与葛罗丽亚的第一次争吵开始,《美丽与毁灭》开始转入对婚姻令人绝望一面的描写,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成为冲突爆发的理由,要不要多喝一杯酒再走?要不要挽留酒鬼朋友在家彻夜狂欢?是步行回家还是搭出租车回家?专制与反专制的角色在这夫妻二人身上轮番重演,早期的冲突通常以道歉换来短暂的平静,晚期的冲突则导致离家出走和暴力频仍……独具中国特色的译者,将其形容为这是对“美国暴发户的贪婪与无情”进行嘲讽,而懂得婚姻残忍一面的人会知道,这是男女组成家庭之后很难避免的世界性难题——婚内疲倦让人绝望。 

为了缓和关系,安东尼与葛罗丽亚选择无休止的旅行,在旅行中结识新的朋友,在暂居地接待前来拜访的朋友,这种对现实的逃避,却最终导致他们走向毁灭。当安东尼口袋空空,连给黑人司机的车费都付不出的时候,爱情和婚姻同时死亡,更加悲剧的是,当祖父的千万遗产归于安东尼名下的时候,饱受打击的安东尼已精神崩溃无福消受。葛罗丽亚平静了。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悲伤主要来自安东尼。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是如何丧失的,也讲述了一个女人的爱情是如何枯萎的。安东尼和葛罗丽亚本来应该会有美好的结局,坐在摇椅上慢慢摇的那种,但他们的个性使得婚姻成为牢笼,他们的爱情悲剧和时代无关,和自身有关。我们这个时代亦不缺乏安东尼和葛罗丽亚式的人物,他们也在时时经受着物质与精神存在巨大差距所带来的煎熬,这样的安东尼们,无法支撑一个家庭的运转,这样的葛罗丽亚们,也无法给予一个家庭柔性的元素——比如温暖、柔情、理解。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