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氦气要靠进口,中国能突破“卡脖子”吗?
作者:时间:2024-01-03 11:05:24分类:社会
简介 2021年3月,在《银河系第二多的物质,中国却95%靠进口:如何不被卡脖子?》 一文中,正解局介绍了我国95%的氦气要靠进口,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转眼2年多过去了,我国在氦气
四川空分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最大规模工业级氦液化成套装置
随着新项目不断投产,我国氦气的产能也在稳步提升。
二是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开发新的提取技术。
前段时间,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宣布,中国煤科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万Nm3/d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含氦煤层气提氦成套工艺及其工程化技术。
中国煤科煤科院的科研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具体说来,我国一些煤层气也富含氦气。
不过,相较于天然气,煤层气的成分更为复杂,提取氦气难度更大。
中国煤科煤科院首创的煤层气提氦工艺,能够将氦气纯度从0.1%提高至99.999%以上,最高可达到99.9999%以上,获得了高纯氦气产品。
新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在提取氦气方式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旦大规模工业化,也能提高我国氦气的产量。
那么问题来了,近年来我国氦气产量增加了多少?
这里提供一组数据:
2018年,我国氦气的产量只有35万立方米,2022年产量增加至195万立方米。
2014-2021年中国的氦气产量和进口量的对比
2022年,我国氦气进口量为2209.1万立方米。
简单计算一下,我国有将近92%的氦气依然需要进口。
与此前95%的进口依赖度相比,有进步,但并不明显。
根本原因,是从天然气中提取也好,还是从煤层气中提取也罢,氦气产量都取决于资源的丰富程度。
新技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却无法改变我国氦气资源不足的现状。
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氦气资源,可能无法彻底地实现自给自足。
但这并不是说,我国氦气国产化就没有意义。
我国自主生产的氦气,虽然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却可以成为有力的筹码,让外国供应商不敢肆意涨价和随意断供。
若我国氦气的自给率为零,那么只能任人宰割了。
氦气如此,石油、粮食亦如此。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
本栏最新
本栏热门
Copyright 2018 Inc. All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奕兰视野 京ICP1234567-2号 统计代码
奕兰视野是用视觉观察社会生活,城市风情的网站,专注社会百姓生活,娱乐新闻和奇闻异事,用你的心和行动,体会社会生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