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到了一家公司,领导似乎很重视我,经常找我谈话,勉励我快速成长。平时领导也经常安排一些工作给我做,说是锻炼我的能力。但时间久了,我产生了一种感觉,似乎领导并不是想培养我,只是给我画了一个胡萝卜,好让我多干活。这个想法我又不是十分确定,想问一下如何判断领导是想培养你,还是在忽悠你干活?
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
每个人都希望能被领导看重、被培养。但职场中资源有限的,必定只能把少数人当成重点培养,而其余大部分人只能做为工具使用。
那么,如何辨别自己在领导心中,是重点培养的,还是当成工具使用的?
工作有很多,但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工作与边缘工作。
核心工作,就是与业务核心紧密相关的工作,对事情成败其决定性作用。边缘工作,就是远离业务核心的配合性工作,比如端茶递水跑腿记录等打杂性工作。
如果领导想想培养你,一定是先把边缘性工作交给你练手,在你对业务熟悉之后,,再慢慢把一些核心工作交给你。
如果领导一直让你做边缘性的工作,一直让你打杂,那么意思很明显:要么觉得你不值得培养,要么就根本没有打算培养你。用脚指头想一下就知道,总是做打杂工作,能力怎么能提升?
如果领导把核心工作交给你,就不要抱怨,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这是提升能力的好机会。拿出成绩证明自己,成为领导的左右手。
如果总是做打杂的工作,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杂事做得再多也没用?一直停留在低级水平区间,对个人成长及升职加薪没有丝毫帮助。
职场上,付出不等于收货,不是干得多就成长快。要擦亮眼睛,学会辨别工作的性质,多在核心业务上用功,才能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领导想要培养谁,一定会想方设法支持他,保护他,就像呵护树苗一样。
比如在工作中,出了问题,责任怎么划分?你按照领导的旨意做事,中途出了问题。领导如果支持你,一定会站在你这边,替你挡事。反之领导则会,责问你为什么没有干好,甚至让你背黑锅。
在事业单位中,临时工往往就是用来背黑锅的。很多临时工缺乏利害之心,被领导忽悠后扛下责任就转正,谁知道背了锅却被趁机开除。
比如有机会的时候,领导留给谁谁。有一天部门有个学习机会,要选派一名员工外出进修,并且这次学习机会非常难得,而你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如果领导想培养你,必然果断派你出去学习,即使你工作忙也会帮你协调好。反之,领导就会借口你工作忙,任务重,让你下次有机会再去。
比如遇到坑的时候,领导是否拉你一把。工作中有大大小小的坑。如果领导看重你,一定在你要掉坑的时候,在关键时刻提醒你,把你拉上岸。反之,领导就假装看不见,任由你掉进坑里,生怕你连累他。
总之,领导如果看重一个人,就会对其多多支持,不管是在有机会的时候,还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利益分配,是领导意图最直观的体现。
领导愿许得再好,饼画得再大,都是虚的,没用。关键要看能否落到实处,最直接的就是看利益分配。
比如:绩效考评、升级加薪、奖金分配等等。
有的领导喜欢搞非物质激励,项目完成了,大家开总结会。当着大家的面,领导高度表扬了你的努力。这个时候,你先不要沾沾自喜,错估了自己在领导心中的重要性。
名誉那些东西,都是虚的。领导为什么喜欢搞精神激励?因为不要钱嘛。
不要看领导怎么说,要看领导怎么做,比如:
加薪的时候,谁加得多?
升职的时候,选择了谁?
评优的时候,谁绩效高?
奖金分配的时候,谁得的多?
真金白银,才是检验领导真实度的唯一标准。
如果领导会告诉你,这次没有轮到你,是因为你还需要再努力下,下次会优先考虑你……这种鬼话,听听就得了,千万不要相信。
为什么做事的时候没有说下次,偏偏有好处了就说下次?领导肯定把名额他认为更重要的人了嘛。
领导如果重视一个人,虽然会经常批评他,态度严厉,但给好处绝不含糊,不管是加薪、升职、评优、奖金都会优先对待。
领导如果不重视一个人,虽然嘴巴上称赞有加,经常嘘寒问暖。但就是光打雷不下雨,每次利益分配不照顾他。
你为了项目,天天加班,忙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把项目完成了,领导开了表彰会,请你吃了一顿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到了年底评优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绩效不高。你说这是领导想培养你,你自己都不相信吧?
卸磨杀驴,是职场惯用的伎俩。做事的时候,为了让驴子多干活,就在前面放几根胡萝卜吊吊胃口。等到事情完成了,领导就自然而然“失忆”了。为了把你安抚住让你不闹事,又用更大的胡萝卜在你面前晃。
再说一遍:真金白银,才是检验领导意图的唯一标准。
以上三点,足以让你看清领导的意图:是把你当成培养对象,还是当成干活工具。
如果还没有想明白的话,可以参看这个回答:领导有事情的时候会想到我,有好处的时候就想不到我,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