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艰辛路,我又迈过去了一个坎:断奶!用时:三天!
之前一直没有勇气断奶,主要就是怕娃哭天抢地,我没有耐心,应付不过来。
所以即使我已经没什么奶了,也还是倔强地坚持喂了一阵子。
促使我下决心断奶的原因,就是因为奶水太少,母乳亲喂已经开始影响娃吃饭和睡觉了。
娃每次看到我就要吃奶,不好好吃饭,而我的奶水已经喂不饱她了,这样非常影响她的正常进食;另外我们一直奶睡,所以晚上哄睡非我不可,她吃不饱就睡不好。夜里中途醒来也要奶睡才能睡着,奶水少了之后就非常影响我们彼此的睡眠质量。
所以,在一个娃特别特别累,白天已经把奶吃光了的晚上。我勇敢地踏上了断奶之路。
第一个晚上,不可避免地,娃哭了大半宿,夜里两点才睡着。我低估了娃的精力和搞事情的能力。
第二天下午我去姥姥家接她,她仍是一看到我就要吃奶。我坚定地没有给她吃,换来的依旧是娃哭唧唧哄不好的一个晚上。眼皮还被蚊子叮了,太可怜了
第三天早上,娃5点半就醒了,吵着要我跟她出去玩。我强打着精神陪她在客厅玩,她的表现可以说非!常!作!一刻不停地指使我帮她干这干那、拿这拿那、画这画那、抱她去这儿去那儿……我实在熬不住了,七点半的时候让我妈来接她走,我赶紧补了半小时觉,才迷迷糊糊地去上班。
第三天晚上回家,娃虽然还是要求吃neinei,但是我们找个别的事情做,就把这话岔过去了。晚上也是喝完牛奶,自己就睡了。
断奶算是成功了!
娃这样作天作地地闹了三天,我以为我会崩溃,但是我没有!而且心态还算平稳。
怎么保持心态平稳?问我老公啊!
给宝宝断奶的过程中,要注重宝宝两个方面需求的满足。一个是生理需求,另外一个是情感需求。
就像我的生理期情绪不稳定,老公好吃好喝备着,还准备了一百二十分的耐心应对我的坏脾气。
这方面,我家的准备功课做的比较好。
娃在一岁左右,开始对我喝的牛奶和酸奶感兴趣,我就每次都给她尝尝。看到她没有乳糖不耐受和其他过敏等情况,就逐渐给她喝更多的牛奶。到一岁半的时候,她就可以一次喝完一整袋200mL的牛奶了。另外也买了0糖的酸奶给她,作为奶品的补充。
后来我的奶水逐渐变少,娃在母乳吃不饱的时候,会主动要求喝牛奶。包括奶睡的时候也是,两边的奶都被宝宝吃干净了,她还没吃饱,就让我给她拿袋奶奶(我家买的袋装牛奶)。
在开始戒奶后,她每次想吃母乳。我就会问她:“不吃妈妈奶,吃袋奶奶还是酸奶奶?”把这个是否的问题转变成了选A还是选B的问题,娃更容易接受。再加上绘本和其他的环节的帮助,让娃渐渐明白妈妈没有奶了,其他的奶可以代替。
所以,打算断奶的妈妈,要提前让宝宝尝试其他的奶品,牛奶、奶粉都可以。另外,如果是一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直接用吸管杯喝奶。我家是直接用一次性吸管,省去了清洗吸管杯的工作。更厉害的宝宝,可以直接用水杯喝奶。
我给娃断奶的时间,是21月龄。每次奶吃不够的时候,她就会说:“妈妈没有奶了,喝袋奶奶。”她已经懂的了采取其他方式喂饱她的肚子。只是被妈妈抱在怀里吃奶,是她和妈妈之间非常重要的仪式,是她确定妈妈爱她、愿意照顾她、满足她的方式。甚至是她出生以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寄托。
突然就要把对她来说这么重要的内容从她的生命中拿走,她的不安和留恋都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她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证明妈妈仍然爱她、仍然愿意照顾她、保护她。
想一想,这情节像不像谈恋爱时候,两个人吵架,女生通过各种作天作地的方式,想让男生证明他还爱她,他还愿意宠她的桥段?
我第一时间跟老公取经:“我当时作天作地的时候,你是怎么“硬着头皮”满足我各种要求,还不生气的?”
我老公也是飘,他说:“你看华妃一天到晚吃飞醋,搞事情,不就是因为她爱皇上。雍正不真生华妃的气,我也不真生你的气。”老天爷哟!零零碎碎看了几集甄嬛传,还给他看出恋爱哲理来了。
不过这道理用在断奶的彼时彼刻,倒也合适。娃哭唧唧要求这要求那的时候,我不断提醒自己:她爱我,她也要证明我爱她。小小的人儿失去了钟爱的neinei,肯定要伤心的。
她哭的时候,我会不断跟她说:“妈妈爱你,妈妈愿意陪着你!你需要妈妈了,妈妈可以亲亲你,抱抱你。”她不断提出要求的时候,我也会尽量满足她。当然,如果是太过分的要求,我也会直接告诉她:“这个要求太过分了,妈妈做不到。我们可以做点别的吗?”
除了语言,我在行为上也有意给予了更多的拥抱、亲吻和爱抚。晚上的奶睡环节也用拉手和睡前故事替代,让她感受到妈妈一直都在。
这些细碎的功夫的确会让我觉得疲惫,但看到娃安静入睡的小脸,和桌上等待我去享用的炸鸡烤串和啤酒,真的觉得一切都值得。哈哈哈哈哈哈!
虽然断奶是在21月龄时候发生的,但养娃不能打无准备之仗。除了让娃提前适应其他奶品,我们在孩子的心理层面和我们自身都为顺利断奶做了功课。
第一、告别乳房的心理准备
我给娃买的第一批绘本里,就有《再见,妈妈的奶》这本绘本。之前偶尔拿来读一读,让宝宝有个印象。宝宝一岁半的时候,我们就安排了几次认真阅读,给她讲述能吃很多食物以后,就可以跟妈妈的奶说再见。不用具体讲原因,娃也理解不了。就强调“能吃很多食物就可以跟妈妈的奶说再见”这个简单的因果就可以了。绘本里面例举了小象、长颈鹿和小兔子和妈妈的奶说再见的情节。在不断重复的情节设置中,让宝宝知道不是她一个人,而是所有小朋友小动物在长大之后,都会这么做。
除了读绘本,我也会跟宝宝说哥哥已经不吃舅妈的奶了。哥哥自己吃饭睡觉,也很开心。同样是通过身边的例子,让宝宝知道并不是她一个人要经历这些,而是大家都会有改变。
第二、准确的情感阅读能力和充沛的情感表达
这部分是大人的功课。
宝宝刚出生,只会用哭来表达情绪。在日积月累的摸索中,我们已经能够理解宝宝的哭都意味着什么。所以,阅读宝宝的情绪,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在断奶的过程中,宝宝更是会因为一点点的情绪波动而哭泣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快速而精准地阅读宝宝的情感,并帮助他表达出来:“呦,宝宝想妈妈了?妈妈快来抱抱!”“宝宝打不开这个盒子,着急了?没关系,爸爸帮你!”“今天没吃到甜甜的西瓜,有点失望?那我们明天去超市仔细挑一个!”让宝宝体会到,即使没有妈妈的奶,大人仍然可以读懂并且安慰他的情绪,满足他的需求,给他带来稳定的情感依靠。
就像我们不高兴的时候,特别不喜欢听老公问我们:“你又怎么了?”不懂我的心,他越问我越搓火。要是他能直接说出来:“我回来晚了,你是不是不高兴了?”我心情就能好一大半。
而日常充沛的情感表达,也会让宝宝更加有安全感,从而减少对吃奶这一行为的依赖。在我和宝宝的日常里,早安晚安是必须的,看到她可爱的行为,我也会大加赞赏。时不时地蹲下身来或者把宝宝抱在怀里跟她说“我爱你”,能看出,宝宝听到这个是非常开心的,有时候是腼腆一笑,有时候也会重复我的话,跟我说“爱你!”
吵架后,你希望你老公怎么哄你,断奶时,你就怎么哄你娃。或者直接让老公哄,毕竟,他已经在你身上试验过了,他更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