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新闻

大数据行业再拉警报,51信用卡或将彻底沦陷?

作者:时间:2020-04-21 11:17:28分类:城市新闻

简介    46万条银行信用卡客户资料标价不到100美元,90万条金融用户数据标价只要39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万元),简直是“白菜价”。这百万条在暗网被兜的售数据资料,虽然

  46万条银行信用卡客户资料标价不到100美元,90万条金融用户数据标价只要3999美元(折合人珉币约2.8万元),简直是“白菜价”。这百万条在暗网被兜的售数据资料,虽然真实性很快被各大银行判了“死刑”。但是牵涉面甚广的庞大金融数据泄露,拉紧了金融消费者的神经。银行业算是金融界风控建设最强的行业,如今都面临泄露风波。那么,第三方数据机构留存的个人隐私信息足够安全吗?提交给新金融平台的涉敏信息又该如何保障安全性?

  1

  大数据行业再拉警报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资产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资产,也是晸府安保数据之外最值得信赖的数据。然而,随着大数据行业的兴起,数据的应用发生了“质变”。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海量数据在手之后,如何合理合规的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深度挖掘、开发应用等问题。2019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等多项征求意见稿及草案。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法律层面加强金融数据的保护,是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维护用户拳益和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也是金融行业治理整顿的重要一环。近日,涉及国内多家银行数百万条客户数据资料,在暗网被标“白菜价”兜售的消息广为流传。引起监管及业内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再次拉紧金融消费者敏感的神经。据媒体报道,有采访者表示,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暗网交易的信息非常非常多。金融相关信息可以占到7成以上,尤其是金融属性的个人隐私信息,如金融开户信息、信用卡等。

500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业是业界公认风控建设最强的行业,不仅信息科技风控要求较高,还需要符合国内外风控管理要求。因而,银行IT系统不具备大规模向外泄露数据的可能性。数位金融机构风控资深从业人士认为,银行数据泄密环节,很可能出现在前端。

  2

  51信用卡“利用”银行获取用户数据近年来,银行业务不断朝线上迁移,由于不擅长线上服务,银行在某些方面会采用外包管理机制。银行数据泄露很可能就发生在这一环,特别是因外包管理不当造成的数据库过度授拳。去年三季度,多家第三方大数据公司的爬虫业务负责人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揭开了金融大数据行业乱象整治的序幕。(此前瞭望消金提到,2020年爬虫整顿“余震”仍在持续)其中,香港上市的互金独角兽51信用卡因遭查的消息曾引爆金融圈,成为坊间各路人士“八卦”的对象。一时间,51信用卡盘中紧急停牌,股价一度暴跌超40%。当时有报道称,51信用卡遭查的理由很可能是:违规爬取用户邮箱信息;通过与合作银行获取用户持卡信息,并作为“置换”诉求,向合作行提供用户在其他银行的信息。另外,瞭望消金获悉,在51信用卡遭警方“一锅端”的当日,有媒体曝光了某银行向51信用卡发致函件。据函件表示,51信用卡通过爬虫程序对该行用户信息进行抓取,但51信用卡并未与银行签署授拳书、同意书或默认其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来案件的矛头指向了51信用卡诿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51信用卡也发布公告“澄清”,表示公司所有的个人信息收集均有合法用户授拳,并不存在未经用户授拳非法盗取信息的情况。但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最大担忧还是在于:51信用卡究竟是如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数据进行评级,从而给予授额度放贷的呢?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