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违规经营阵痛,51信用卡巨亏11亿据瞭望消金所知,51信用卡在创业之初,被称为“卡奴薅羊毛技巧交流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信用卡账单管理和还款提醒。早期各家银行属于各立为“王”的状态,不提供跨行服务。51信用卡占了先天优势,提供跨行账单管理,一边收取银行渠道费,一边为银行提供信用、风险等分析服务。当时数据获取方面的监管并不完善,“用户隐私拳”这类词汇还未普及,胆大又掌握着金融科技实力的51信用卡,直接采取“爬虫技术”从用户邮箱,自动获取信用卡相关账单。51信用卡曾在招股书中表示,其业务依赖于用户授拳获取用户的信用卡账单。倘若获取信用卡账单被禁止,其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将受重大影响。据公开信息显示,当前51信用卡已实现iCredit大数据风控系统、“光锥”风控大数据及“费马”全生命周期营销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技术能力布局,能依托于公司过亿用户和海量大数据,形成超过20个维度的近万个风控变量,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根据此前的财报披露,51信用卡的机构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00家,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但51信用卡从未披露过这三套系统的数据来源,或声明其对相关数据来源的合规性进行过有效的审核。只能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随着监管日益趋严,51信用卡的违规获取用户数据的操作也败露无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昔日的金融独角兽或折戟“爬虫”。今年3月底,51信用卡(2051.HK)对外公布了2019年成绩单。据财报显示,去年全年其营收为20.45亿元人珉币,较2018年同比减少27.3%;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29亿元,同比大幅转亏。值得一提的是,这是51信用卡在2018年首次盈利(2019年净利润为21.51亿元),好不容易迎来盼头,转身又再次陷入大亏。瞭望消金注意到,财报公布第二天,51信用卡股价应声大跌5.56%,一度触及上市以来最低点。而近一个多月来,51信用卡的股价一直徘徊在“仙股”行列。
(截图来自:同花顺APP)由此可见,因违规经营而产生的阵痛,就像一个污点,难以清净,将会伴随着企业一路成长。瞭望消金提醒,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应严以律己,保证业务合规,避免苦寻“后悔药”。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