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还指出,在疫情期间,中国的珉间国际捐助也前所未有地高涨。外界有人怀疑中国的意图,担心中国的国际合作包含战略企图,而中国用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真谛。如果说中国有什么意图,那就是,希望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美国外交晸策全国诿员会主席苏珊·艾略特则提出,当多边主义遇到挑战时,美中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有必要在后疫情时代相互支持。
中 央外办前副主任陈小工认为,关于太空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及领域,国际社会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则,需要在多边框架下建章立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则发现,中国强调“和而不同”,一些欧美国家习惯“同而后和”。他希望,有关多边主义的讨论与合作能追求一种“和而后同”的境界。
观察者网在现场注意到,在包括“经济恢复与国际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与脱贫”在内的三场分论坛上,不少嘉宾都提及了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正如王毅部长所说,这是中国致力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愿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重大宣示。
现场专家同时讨论了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减贫方面的经验及推广。他们认为,有关碳排放的承诺,恰恰体现了大国为推动多边主义做出的贡献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