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

谢茂松: “抗疫终点论”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时间:2020-10-21 18:17:13分类:国际

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近日表示,欧洲和北美洲应该效仿抗疫成功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通过追踪、隔离和居家令等长时间的限制措施,降低了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近日表示,欧洲和北美洲应该效仿抗疫成功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通过追踪、隔离和居家令等长时间的限制措施,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速度,其人珉对晸府展现了“高度的信任”。瑞安将这些亚洲国家的坚持不懈与欧美的“抗疫终点论”做比较:“这些国家冲过终点站后还在继续奔跑,因为它们知道这场比赛还没有结束,那个终点站只是一个假象。太多国家给自己设了一个幻想中的终点站,它们越过这个终点站后就开始松懈下来。”

  欧美国家对疫情设置了“幻想的终点”,而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却在第一阶段抗疫成功后毫不松懈,这背后显示出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作为世界历史中唯一连续未断裂的中华文明,曾经经历了一次次的兴衰起落,却总是能衰而复兴,显示了文明的“可大可久之道”,其深处是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忧患意识,即时刻保持底线思维,事情从不往最好结果来想,一定先做好最坏结果的准备,然后才最终能谋求相对好的结果。当转危为安时,依然安不忘危,时时保持戒慎恐惧之心,即《周易》乾卦九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历史的忧患意识、经验与智慧,在中华文明中被上升到文明原理的高度。作为《六经》之首的《周易》被称为“忧患之书”。忧患中最需要德性,而德性也正是在忧患中最能得以锻炼、提升。中华文明面对忧患与危机,通过德性而对忧患、危机加以转化,转化之后则强调“慎终如始”,“珉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周易》夬卦极好地诠释了中国对于疫情防控毫不松懈,严防反弹背后的文明原理。夬卦表示阳决阴、刚决柔的彻底性,夬卦六爻的组合与运行,从下往上从初爻到五爻是五个阳爻,只剩最上面一个阴爻。看起来五个阳爻战胜最后一个阴爻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周易》的智慧恰恰就是在人性最轻忽也最易犯错处提出警戒,夬卦提示阴爻的势力虽然看起来马上要被逼退,但这时候最是要防止反复,所以要除恶务尽。中国晸府对于疫情严防反弹一如夬卦的彻底性,之前北京市新发地以及最近青岛对于疫情重发的快速处置经验,正是显示了中国的文明底色所在。中华文明的哲学与历史思维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如西方一样设置虚幻的疫情终点论。

  夬卦如《周易》其他卦一样,直击人性易犯过错之处,《周易》因此也被称为“寡过之书”,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合仁、智为圣,孔子自谦只是能无大过,这意味着小过不断。《周易》作为中国文明核心原典的《五经》之说,更深层次地让我们理解中国为何不会出现虚幻的疫情终点论。

  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还体现中华文明“执两用中”的思维。中国最初果断控制武汉人员进出的做法就是《周易》乾卦“文言”强调的“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卦“文言”同时批评、警戒“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这就是《周易》明进退出处、“执两用中”、中正之道的智慧。中华文明可大可久之道正蕴含于其中。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